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曾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一波瓷器设计的复古风潮。而源于传统元素的创新设计,则在近日揭晓的“2011法兰瓷陶瓷设计大赛”中得到体现。榫卯的方式、五岳的文化,都被选手们拿来融入陶瓷,而多材料多介质的组合也把瓷器“伪装”得很好。
对传统文化关注提升
“此次参赛的作品水准明显比往年有所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在不断扩大,最令我们欣慰的是,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强烈和普遍,也就是说,作品的灵感来源和文化内涵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这一点从作品本身以及学生们对作品的介绍中,都能感受到。”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院长、本次比赛评委刘正认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陶瓷设计国际化的拓展需求也在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应用是中国陶瓷设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当代年轻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让人欣喜。”
敢于破坏“规矩”
除了对传统文化的应用,年轻设计师作品都勇于创新,刘正称,“虽然将传统文化运用得很好,但他们的作品也颇具创新性,比如获得‘创新设计奖’的作品,镂空的杯子本身违反了陶瓷最基本的设计原则,而且也不好清洗,但是这个设计还是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同。因为我们需要鼓励创新,而所有创新都是从不完善开始,也是从破坏‘规矩’开始,这种突破值得奖励。”
对陶瓷语言关注不够
至于许多选手都混合了多种材质,刘正提出了不足之处,“大家对陶瓷语言的关注还不够,或者说大家没有完全让陶瓷材料本身发挥出魅力,但是这对年轻设计师来说很正常,随着时间推移,设计师们的作品和技巧会不断成熟,这些问题也都能迎刃而解。”
《幻影之杯》:喝水照明两相宜
侯春廷说:“如果从实用性考虑,水杯想要隔热,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双层杯。所以我希望在杯子外面做些文章。我以交错的树根作为外形,因为手工制作,需要刻出图案,所以每个杯子都有些许不同。另外,内层的杯身中加入了能透光的原料,杯托设计成灯具形状,既可以作为支架,又可以当小夜灯使用。”
《MORTISE》:移植家具构造法
蔡腾毅、辜筱茜说:“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我们把这种方式用到生活用具上,连接陶瓷和木头两种材质。木质的杯托可以起到隔热作用,放在桌上时也不会发出声响。茶壶的茶嘴和盖子也都是木质原料,希望带给使用者温暖的感觉。因为设计这套茶具,我们俩对这部分的传统文化也有了一些深入了解,我们的文化中还有许多精巧优美的设计,也希望以这套茶具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暖瓶》:承载一段温暖的回忆
张健说:“我从小跟着外婆长大,印象中她总是用一种铁皮暖瓶给我倒水。铁皮暖瓶带给我的温暖,让我记忆犹新。于是我在瓷的外面镀上一层银,让它外表看起来更像那种铁质的暖瓶,并以此来拉近它和人之间的距离。随后我又在暖瓶外面做了一些褶皱的感觉,看上去更有沧桑感。我想,对那种铁皮暖瓶有记忆的70后、80后一定会喜欢我的作品,90后喜欢怀旧,我想他们也会喜欢,毕竟铁质的暖瓶已经不多见了。”
《饕岳》:就餐间欣赏风景
黄新雅、邱佩华说:“我们的设计以‘五岳’作为主轴,转化其寓意进行餐具设计,其中,泰山坐于餐碗,巍峨壮丽;华山立于杯子间,耸入天际;衡山“飞”于调料碟之间,神情自若;恒山则行于甜品碗,超然脱俗;最后嵩山落于主餐盘,博大丰腴。一旦倒入水、调料、汤等液体,人们就像围绕在山水间,就餐时会感觉在欣赏风景,这样也可以养成‘慢食’的习惯。虽然看着像艺术品,但这套餐具的实用性很高,中西餐都可用。”
《界存于取》:存钱罐搭零钱盘
林群超、陈俊甫:“存钱罐和零钱盘,一个是存,一个是取,我们就将两者结合,设计成一系列实用的小物件。每一款都有其自身特点,比如外表看上去像一个肥皂盒的盘子,是为了让人很顺手地将零钱放进存钱罐,而另一款方形盘子,是为了区分硬币的大小面额。如果撒一把硬币在上面,那么面额大的硬币就会留在盘子的表面,面额小的就会落在盘子里存起来。还有一款圆形盒子,表面有一层装钥匙的盘子,硬币则可以顺着盘子四周滑落到盒子里。”
《境界》:盘子可以“插进”桌子
刘尚育:“大雨过后,地面积水中总有各种各样的倒影,总想去触摸。这件作品的灵感也来源于此,旨在用竖着的碗和盘子来表现穿透感,给人盘子插进桌子中的感觉。四套一组的餐具可以随意摆设,调料碟、碗、盘子都是很实用的餐具。餐具下面的不锈钢水纹镜盘,也可当餐盘使用。最重要的是,洗完这些餐具就直接竖起来,即可沥干。”
来源:新华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信阳新闻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电话:626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