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

趣评2012国内体坛:接轨国际与中国特色

2012-12-25 11:19:12 来源:新华网作者:新华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新华网北京12月25日体育专电(记者张寒、吴俊宽)到底哪些该划归国际?哪些是国内新闻?

  比方说,有关李娜的内容应该算国内部分吧?可是“李娜换帅、姜山‘下岗’”似乎也是世界女网很重要的一则消息;而她纹在胸口的玫瑰和老公姜山分别荣登澳网“十大文身”和“十大老公团”系列评选之首,虽是澳网官网的杰作,但又确乎是“娜姐”的私房事。

  还有短道速滑两届冬奥会冠军王濛的解禁与复出,组队参加中国围棋乙级联赛的日本棋手,首位登陆F1的中国车手马青骅,羽坛第一名将林丹的球馆婚礼,甚至桑兰的天价跨国诉讼案、乔丹状告“乔丹”……

  回顾2012年中国和世界体坛,我们似乎看到一个在国际上越来越有分量的中国形象,尽管其间不乏“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

  不被待见的世界冠军vs热钱涌入的“注水”联赛

  又一个奥运年过去,没有人能否认中国竞技体育的高水准,就像没人敢说中国已经拥有同等水平的职业联赛。

  手握15个世界冠军、成就奥运夺金“背靠背”的林丹在上月喜获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最佳男运动员”提名,组委会更称他是“公认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羽毛球运动员”。但,这都不直接等于影响力。这一点林丹自己也承认。

    从年初分别与劳伦斯“最佳突破”“最佳复出”奖擦肩而过的李娜、刘翔,到年末被提名还要受委屈的“中国sun”,一向被视作风向标的“体坛奥斯卡”似乎在提示着,即便中国代表团在伦敦奥运会上金牌榜、奖牌榜上均名列第二,在世界体育的“权力榜”上,世界冠军“年产量”最高的中国仍是个“发展中国家”。

  这个“发展中”的意思,从今年火到爆棚的中超、CBA两大国内联赛便可见一斑。

  足球这边,一个德罗巴、一个阿内尔卡,就让2012赛季的中超傲然挺入“世界级关注”的队列,再加上巴里奥斯、凯塔、雅库布等世界级球星纷至沓来,世界冠军教练里皮入主恒大,赛季刚结束又传来的贵州人和俱乐部正和兰帕德“深入接触”的消息,似乎标志着中国足球顶级联赛已进入引援升级的新时代。当然还有越喊越高的单场奖金。恒大敢为亚冠一场小组赛开出1400万,贵州人和就能为足协杯决赛的胜利叫价3000万。

  虽然没有钱万万不能,但金钱也不是万能的。本赛季因引进阿内尔卡、德罗巴而投入近4亿元的申花,在换帅、欠薪、股权争议等一系列事件之后最终排名不过第九,令人不得不付之以一声叹息。

  再看篮球,从上赛季总决赛制胜场的“登堂入室”,到“政委”马布里领衔的“金隅传奇”,从抽NBA的空、来CBA赚钱的JR史密斯,到人尚未至而热度已飙的麦迪,中职篮迎来最好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其中警铃也不断,京晋冲突、广被效仿的“换苏伟”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或许,广州马拉松上的意外死亡事件,加上一系列校园取消长跑的事件,也能说明这份“权力榜”上没有中国的最根本原因——体育大国,不等于是体育强国。

编辑:xynews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