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军事

鸠山询问南京大屠杀原因 为遇难者沉默

2013-01-18 10:58:43 来源:新京报作者:杨雷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30万人遇难”不容驳斥

  新京报:参观时,他向你了解哪些问题?

  朱成山:他主要问了三个问题:

  第一,战时南京的人口。随着日军进攻上海,南京政府搬迁到重庆,一些有条件的市民也离开南京。到1937年11月南京大屠杀发生前,南京还有50多万市民,加上从上海、无锡、镇江等方向来的难民和保卫南京的军人,总共有60多万人。他听的时候很认真,还不时点一下头。

  第二,南京大屠杀的法庭判决。我说,侵华日军在南京屠杀人数超过30万,这是东京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作出的判决,不容任何人驳斥。日本政府在1951年签订的《旧金山和约》上,也明确表示接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与其他在日本境内或境外同盟国战罪法庭之判决。他随后询问了“遇难者中,女性比例是多少?”我告诉他大概占了十分之一,不过,老人、孩子很多。听到这里,他沉默了。

  第三,为什么要在南京进行大屠杀。我解释,东京法庭引用了当时日军指挥官松井石根的指示,要以武力征服中国人的意志,这是最根本原因。

  新京报:鸠山由纪夫就这些问题与你有互动吗?

  朱成山:多半时候,他是在认认真真地听。

  新京报:他在纪念馆内哪些地方作了停留,有些怎样的举动?

  朱成山:他在室外广场、和平纪念碑、名单墙、遇难者遗体陈列室、照片陈列处,10多处地方双手合十。而且他明确表示对日军暴行的忏悔,对遇难者道歉。在参观过程中,他也多次鞠躬。

  新京报:他对哪些陈列的印象最为深刻?

  朱成山:他在进展厅处的遇难者遗像,在遇难者名单墙,在日军随军记者拍摄的长江边的遇难者遗骸照片面前,还有一名遇难者的头被砍掉后还被日军强行在嘴里塞了根烟屁股的照片面前,在万人坑的遗骸前面,停留时间都相对比较长。

编辑:xynews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