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军事

永暑礁建站始末:上千吨水泥靠官兵一包包扛下来

2013-04-04 10:39:33 来源:凤凰网作者: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永暑礁施工现场(资料图)

南沙永暑礁建站始末(下)——摘自《海军司令刘华清》

■施昌学

南沙斗争须严密部署

◎核心提示:

“南沙斗争复杂而艰巨。尤其是面对越南当局,流血牺牲的事情可能很难避免!”刘华清目光如炬,神情威严。

南沙问题,是刘华清从海军司令员到军委副秘书长过渡期间研究处理的头等军中大事。

1987年11月21日,中共中央任命刘华清为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此刻,南沙永暑礁海洋观测站建设各项筹备工作全部就绪,南沙巡逻警戒编队已经就位,工程保障船队正集结待发。刘华清知道,尽管自己离开了海军,但南沙斗争作为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军事外交行动,身为军委副秘书长,他责无旁贷,必须高瞻远瞩、深思熟虑,为党中央、中央军委科学决策做好参谋,当好助手。

1988年元旦前后,越南海军多次派遣舰船企图强行武装抢占永暑礁。在遭到中国海军巡逻舰艇阻拦和严正警告后,转而接连抢占了永暑礁周围海域的西礁、东礁、日积礁、无乜礁和大现礁,对中国海军在永暑礁建站形成包围之势,构成严重威胁。

越南当局的张狂之举,引起刘华清极大愤慨与警觉。1988年2月12日晚,在应约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赵紫阳谈话时,刘华清重点向赵紫阳汇报了南沙斗争的现状。

刘华清着重向赵紫阳报告了海军近年来巡防南沙的情况和建设永暑礁海洋观测站面临的挑战。赵紫阳态度很坚决:要表明南沙领海主权是我们的;要加强我们在南沙的军事存在;要加强巡逻,显示我们的国威、军威。

赵紫阳嘱咐刘华清:“对这个方向斗争,要加强什么力量和建设,你们尽快研究写个报告给我。”

点击进入下一页

永暑礁海洋观测站(资料图)

中央高层关注南沙,令刘华清备感振奋。他交代军委办公厅将有关南沙问题整理后,亲自向总参、总后和海军等单位有关领导作了传达。随后半个月内,他与洪学智副秘书长、迟浩田总参谋长、总后张彬副部长、海军张连忠司令员和李耀文政委一起,多次开会研究南沙斗争方案部署。

“越南当局之举的症结是利益的驱动。”刘华清一针见血地说道,南沙群岛的巨大经济价值和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难免使一些人头脑发昏,变得贪婪。谁控制了南沙,谁就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和军事利益。

“从近期看,越南侵占我南沙岛礁,肆无忌惮地在南沙打井采油,欺人太甚,斗争不可避免。”刘华清强调,这场斗争是捍卫我国主权、维护国家权益的正义斗争,是越南当局主动挑起的,我们必须遏制越南当局的侵略野心,显示中国在南沙的军事存在,最终为解决南沙问题创造尽可能多的有利条件。

“从长远看,南沙斗争一定要放在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刘华清说,南沙斗争的实质,是我国领土主权被侵犯,海上领土被分割,海洋资源被掠夺,是直接关系我们国家地位、民族尊严的原则问题。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人民解放军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南沙问题由来已久,积重难返。”刘华清清醒地意识到,南沙斗争会带来诸多困难。打不打仗都会有激烈斗争,而且有时是多种形式交错的斗争,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手段并用或择其一二。南沙斗争也可能是长期的,很难通过一次斗争就能彻底解决问题。侵占与反侵占、掠夺与反掠夺的斗争,将会长时间存在。

“南沙斗争复杂而艰巨。尤其是面对越南当局,流血牺牲的事情可能很难避免!”刘华清目光如炬,神情威严,“问题的另一面是,对我们海军部队来讲,南沙斗争是很好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刘华清提出明确要求:“南沙斗争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步调一致,协同合作。特别要严格斗争原则,开展外交斗争,揭露侵略者的行径,表明中国的一贯立场。”

点击进入下一页

永暑礁驻防官兵(资料图)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经过夜以继日的分析研讨,当“把一切可能发生的困难都作了预想、一切应该采取的措施都进行了周密筹划”后,一份因应南沙局势斗争部署的建议书,在刘华清的主导下拟定完稿,并迅速呈报赵紫阳和杨尚昆等领导。

2月26日下午。刘华清再次当面向赵紫阳作了汇报。赵紫阳原则同意,并嘱其报告军委主席邓小平。2月29日,邓小平阅后批示:“同意。”3月10日,中央军委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汇报关于南沙斗争工作部署的建议,获得批准。

南沙局势的变化与演进,已然在中国最高领导层的预料与掌控之中。

护礁巡航升旗开工

◎核心提示:

元旦过后,越南军队连续在南沙群岛扩大抢占岛礁活动,侵占岛礁总数增加到20个。针对越南疯狂阻挠中方建站的挑衅行径,中国海军不得不调整部署,展开反制行动。

1988年元月中旬。南海舰队参谋长李树文结束在北京的会议,原本想先在广州所属部队转一圈。然而,刚从机场到达广州基地,就被南海舰队司令员陈明山堵了个正着。

“老李啊,别在广州待了。”陈明山神色严峻,“南沙建站形势很紧张,你赶快回舰队组织编队出发。”

李树文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便重返机场连夜赶回湛江,再次率驱护舰编队远航南沙,执行巡逻护礁任务。

龙年春节即将来临,但南沙海域却没有祥和的氛围。元旦过后,越南军队连续在南沙群岛扩大抢占岛礁活动,侵占岛礁总数增加到20个。针对越南疯狂阻挠中方建站的挑衅行径,中国海军不得不调整部署,展开反制行动。

1月31日,越南海军“661”号运输船、“712”号武装渔船装载建筑材料和40多名工兵,从西礁起航直奔永暑礁而来,企图登礁抢建高脚屋。

李树文指挥驱护舰编队迎头拦阻。在强大武力威慑与严厉口头警告面前,越南海军被迫放弃骚扰行动。

李树文下令“508”护卫舰派出6名官兵驾驶小艇登上永暑礁。下午4时,在副导弹水雷长段成清率领下,登礁官兵在永暑礁升起中国国旗。

这是南沙群岛礁盘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永暑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南沙行使主权的行政管辖中心和军事指挥中心。

2月16日,农历除夕,永暑礁高脚屋落成。南拖“147”船25岁的副机电长张轶春,奉命带领4名水兵涉水登上高脚屋。由此,张轶春等5名官兵成为人民海军首批驻防南沙高脚屋的守礁卫士。从这天开始,他们在被誉为“海上猫耳洞”的简易高脚屋上,整整坚守33天,直至永暑礁建站施工正式展开。

南沙建站终成现实

◎核心提示:

180多个日日夜夜,400多名军地建设者用他们的忠诚与意志,在南沙礁盘筑起一座捍卫祖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的历史丰碑!

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嘉奖电,表彰南沙永暑礁海洋观测站全体建设者。

1988年8月2日,盛夏的南海,海风呼啸,波翻浪卷。海军副司令员陈明山乘坐“833”船远航南沙,视察永暑礁。

此刻的永暑礁,一座雄伟壮观的人造海岛巍然屹立,崭新的楼房耸立在浪涛汹涌的礁盘上,如同海市蜃楼,装点着祖国最南、礁滩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南沙群岛。

海洋观测站大楼楼顶,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各色彩旗迎风招展。卫星云图接收天线、气象雷达天线、百叶箱等各种观测设施和一闪一亮的航标灯,井然有序布置其间。

庆祝海洋观测站落成仪典会场已经布置停当。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端挂在白色墙壁上,两旁竖起的大幅标语牌上书写着一副楹联:“今朝立业南沙;千秋有功国家。”

望着眼前的情景,陈明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过往180多个日日夜夜艰苦卓绝的建设场景,一幕幕映现在他的脑海里。

永暑礁海洋观测站总体工程,包括建设一座可以停靠5000吨级舰船的码头与航道,一块相当于20个篮球场大的人造陆地,一幢80多米长的两层主体楼房和其他配套设施。

在远离陆岸的礁盘上,要完成如此重大的建筑工程,对于400多名建设者来说,面临的艰险与挑战超乎想象。

1988年2月上旬,当以“929”登陆舰为指挥舰,由十多艘作业舰船组成的施工编队浩浩荡荡开进永暑礁锚地时,遭遇的第一个下马威便是持续半个月的狂风恶浪。

2月24日,老天终于开眼,涌浪稍趋减弱。工程建设海上总指挥徐振忠冒险下令:“卸驳!”

下午5时,“南浚613”号挖泥船从“重任1”号半潜驳船舱体内缓缓开出,张开长长的臂杆,转动巨大的铲斗,对准永暑礁礁沿,开挖南沙建站第一铲。

开挖航道和港池,是永暑礁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否则,满载建筑设备材料和施工人员的舰船开不进礁盘,后续工程就无从谈起。

“613”船承担着“开路先锋”的使命。然而,这艘在军内外施工8年、攻无不克的“大力士”这次却啃到了“硬骨头”。当操作手启动75吨推进力的斗柄,带动铲斗死死咬住礁石掘进时,尽管使出最大功率,以至船体剧烈颤抖,机器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排气管冒出浓浓黑烟,但比花岗岩还要坚硬的珊瑚岩却毫发无损。耗费比正常作业多几倍时间挖上来的第一铲,仅有三四块碗口大的小石片。

“613”船首战受挫,无功而返。5天后,在对礁盘实施连续爆破基础上,“613”船与“609”船联袂出击,二进礁盘。然而,由于爆破深度和规模不够,没挖几铲,便又遇到了“拦路虎”。“613”船的铲斗4次被巨石卡住,“609”船铲斗4颗重达100多公斤的合金钢斗齿,竟被生生撬断了2颗!

“613”船和“609”船再次撤出礁盘。“613”船和“609”船三进礁盘时,正逢“3·14”赤瓜礁海区战斗。所有施工舰船与人员全部奉命后撤疏散,只有这2艘挖泥船坚守以待。5天过后,当施工舰船重返永暑礁锚地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条延伸120多米的航道,还有由11000多立方米银白色珊瑚沙石堆积而成的长龙。

南沙建礁施工的艰难困苦非言语所能描述。在陆地工程建设中最平常的工序,到了永暑礁都可能成为难题。修建码头时,有一万多包麻袋装的碎石要抛到水下做基槽。由于航路遥远,从大陆运抵永暑礁后麻袋全被海水侵蚀破烂了,扛不能扛,铲不能铲,只能组织官兵们用手扒。多少人的手指都磨得鲜血淋漓,但没有人叫一声苦。永暑礁工地光水泥就耗用2000多吨,其中3/4是靠官兵们从登陆舰上一包包扛下来的。本来就被烈日暴晒脱过无数层皮的肩背,再经水泥和着汗水一烧,连皮带肉都往下掉!

180多个日日夜夜,400多名军地建设者用他们的忠诚与意志,在南沙礁盘筑起一座捍卫祖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的历史丰碑!

1988年8月2日下午1时30分,伴随着大海的涛声和喜庆的锣鼓声,永暑礁海洋观测站落成典礼仪式开始了。雄壮的国歌声中,陈明山副司令员健步走上主席台,满怀喜悦地为永暑礁海洋观测站胜利竣工剪彩。

“在南沙建设海洋观测站,是一项有益于世界和平、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这位57岁的将军带着浓重的山西口音庄严宣告:永暑礁海洋观测站的建成,使我们在南沙群岛有了一个坚固的基地,捍卫了我国对南沙群岛的神圣主权,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

1988年8月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嘉奖电,表彰南沙永暑礁海洋观测站全体建设者。嘉奖电说,为了维护我国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和国家的尊严,为了和平建设南沙群岛,海军在广州军区、广东省、海南省和交通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气象局的大力支援下,积极组织力量,在条件艰苦、气候恶劣和越军袭击干扰的情况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吃大苦耐大劳的实干精神,团结协作,连续奋战,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永暑礁海洋气象观测站的建站任务,为祖国和人民立了新功。国务院、中央军委特予通令嘉奖。希望你们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为保卫南沙、建设南沙做出更大的贡献。

永暑礁海洋观测站竣工后,人民海军驻守赤瓜礁、东门礁、华阳礁、渚碧礁和南薰礁等6座礁堡上的永久性高脚屋,也在不长时间内先后建成投入使用。

编辑:zcm来源:凤凰网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