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头题新闻

“她比俺亲闺女还好”

2013-05-29 07:34:59 来源:信阳日报作者: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 记16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养母的女青年袁飞

    本报记者 姚广义 通讯员 张书国

    今年24岁的她,从9岁时起便开始照料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养母,16年如一日,被当地群众称为80后“最美的乡村姑娘”。

    她就是固始县往流镇罗圩村土楼村民组村民袁飞。

    近日,我们来到袁飞的家乡。在一间陈旧房屋里,我们看见一张木床上躺着一位瘫痪的白发老人,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女青年正慢慢扶起老人,给老人擦洗身体。这位女青年就是袁飞,瘫痪老人叫黄世英,是袁飞的养母,今年73岁。

    袁飞的经历让我们感动,那还要从16年前说起。

    1997年10月中旬,黄世英突然晕倒,当时在医院抢救了一天一夜,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从此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当年主治医生告诉黄世英的丈夫袁明山:“你妻子病情非常严重,可以给她准备后事。”这年,袁飞刚刚8岁,正在罗圩小学读二年级。

    8岁的袁飞当时并不知道黄世英是她的养母,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只知道黄世英是她妈妈,袁明山是她爸爸。

    那是24年前,袁飞刚生下第二天就被遗弃,袁明山把她抱到自己家里。从此以后,小袁飞就成为袁明山和黄世英的养女,是黄世英一口饭一口水把她喂大的。

    黄世英瘫痪后,生活不能自理,刚开始是由袁明山照料。为了家庭生计,袁明山要挣钱给黄世英治病,农忙季节要收割庄稼,更顾不上照料瘫痪的妻子。

    1998年9月1日开学后,袁飞在罗圩小学上三年级。在学校里,袁飞是一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好学生。然而,由于不忍心把瘫痪的妈妈独自一人丢在家里,她坐在教室里刚刚上了20天学,便辍学回家,照看瘫痪的妈妈。

    罗圩小学校长司义和听说袁飞辍学了,先后两次动员她回学校继续读书。袁飞流着热泪对司校长说:“我很想上学,可是爸爸要去挣钱,妈妈瘫痪在床,我要在家里照看她呀。”这年,袁飞才刚满9岁。

    9岁,正是孩子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年龄,是坐在教室安心读书学习的黄金年龄,是无忧无虑玩耍的年龄。然而,为了照看瘫痪的养母,袁飞选择了退学,担负起照料养母的全部职责。

    袁飞每天给妈妈喂三顿饭,夏季每天给妈妈擦洗一次身子,经常给妈妈换尿布,闲时坐在床头给妈妈讲故事。由于黄世英身胖体重,每次喂饭喂药时,小袁飞就用头紧紧地顶住妈妈的后背,让她慢慢坐起来,然后用被子垫在她的身后,妈妈坐稳以后,她才一勺一勺地给妈妈喂饭或喂药。

    一天中午,袁飞做好饭菜来喂母亲。由于力气小,她连续两次也没有把母亲扶起来,便伤心地哭了,瘫痪在床上的黄世英也哭了。片刻之后,袁飞擦干了眼泪,又继续用力把母亲扶坐起来。母亲吃饭很慢,一碗饭需用半个小时才能喂完,袁飞一边耐心地给母亲喂饭喂菜,一边同母亲拉家常,还经常逗她开心。

    黄世英是二婚(头婚育有6子女,随前夫),同袁明山1981年11月结婚后,一直没有生育孩子。

    袁明山要耕种责任田和挣钱,9岁的袁飞辍学以后,便承担起家庭“主妇”的职责,开始了一年又一年照料瘫痪妈妈的艰苦岁月。

    时光飞速,日月如梭。袁飞长到18岁,已是一位亭亭玉立、青春亮丽的大姑娘。女孩子大了都爱干净、爱漂亮、爱玩耍。然而,袁飞却不能到外面去玩。因为,她每天要给母亲端屎倒尿,换洗衣裳,夏天给她擦洗身子。袁飞也爱干净,因照料母亲让她顾不了这些;她也想出去同闺密好友叙叙话,可母亲瘫痪在床,实在走不开呀!

    一天中午,袁飞给母亲喂完饭后,正在厨房吃饭,突然听到母亲急切地喊道:“小飞,你快过来一趟。”袁飞立即放下碗筷,来到母亲床前:“妈,啥事儿?”黄世英不好意思地说:“我把屎拉到身上了。”袁飞连忙挽起衣袖,用热水细心地给母亲擦洗糊在身上的大便。正在擦洗时,一股难闻的臭气钻进鼻孔,她感到一阵恶心,急忙跑到门外吐了一阵。

    黄世英瘫痪的第12年,袁飞20岁。同她一样年龄的姐妹们一个个外出打工挣钱了,而袁飞一直在家悉心地照料妈妈。

    这年春节后初四上午,同龄的在外地打工的姐妹们来到袁飞家,对她说:“小飞,跟我们一起出去打工吧,一年能挣到二三万块哪,工作既轻松又自在。”袁飞多么想出去打工呀!这话让瘫痪在床的黄世英听见了,中午,她一边吃一边流着泪对袁飞说:“小飞呀,这些年苦了你,你要想出去打工就出去吧,你别管我了。”袁飞喂完饭后说:“妈,您放心吧,我不会出去打工的,我要照顾你一辈子!”黄世英接着说:“我不能再拖累你了。这样守着我,还会耽误你的婚姻大事的!”袁飞说:“妈,我就是结婚了也不离开您,也不离开这个家,我要一直照顾您!”

    由于长期瘫痪在床,黄世英双手肌肉萎缩,不能拿东西,两腿萎缩得像两根木棍,没有知觉。袁飞每天为母亲洗头洗脚,端屎倒尿,定时换洗垫褥,打扫房间。夏天,袁飞在母亲床头点上卫生香和蚊香,驱散屋里的臭气、蚊虫。她还在母亲床前的茶几上放一台电视机,经常选一些豫剧节目给她看,打消母亲长期瘫痪卧床不起的寂寞。

    平时,袁飞为了给母亲补养身体,养父给她买衣服的钱都舍不得花,而是用这些钱买来鱼肉、鸡蛋等营养品,给母亲补身子。

    袁飞21岁那年,一位亲戚给她介绍一位男朋友。她对那位亲戚说:“你给我介绍男朋友可以,但我有一个条件,结婚时男方必须到我家落户,我同他一起照料我妈妈。”那位亲戚把袁飞的话带给那个男孩后,男孩很快退却了。对此,袁飞并不后悔。

    半年后,邻居大婶给袁飞介绍了一名叫高喜龙的青年。他们见面后,袁飞首先提出要男孩“倒插门”。高喜龙看袁飞尊老敬老,人又长得漂亮,很快就同意了这桩婚事。可高喜龙的父母不同意儿子“倒插门”。

    有情人终成眷属。袁飞同高喜龙经过一段的交往后,终于得到父母同意订下婚事,于2011年农历十月十八在男方家里举行婚礼。按照当地风俗习惯,出嫁女三天回门。袁飞结婚第三天回娘家以后,再也没有回婆家居住,同丈夫一起在娘家一间仅10平方米的屋里住下来,继续承担起照料母亲的职责。

    为了挣钱养家糊口,高喜龙到广州打工去了。这样,照料母亲的重任又完全落在袁飞身上。

    2012年11月29日上午,给母亲喂药时,袁飞突觉腹痛,当时在家的丈夫立即把她送到往流卫生院妇产科检查。医生说她已到分娩期,让她立即做好产前准备。袁飞同丈夫回家后,做好午饭,然后托着即将临产的身子给母亲喂饭。当天下午,袁飞同丈夫一起到往流卫生院,夜晚就生下一个胖胖的小男孩。按照当地风俗,出嫁的姑娘生孩子当月是不能回娘家的,袁飞只好回到婆婆家坐月子。

    在月子里,袁飞一心挂两肠。当给孩子喂奶时,她便想到瘫痪在床的母亲是否吃上饭。为此,她在月子里因担心母亲哭了三次。婆婆对她说:“袁飞,你在坐月子哭多了,以后对你的眼睛不好。”袁飞说:“我在这里坐月子,我爸在外劳动,家里沒人料看我妈呀!”

    袁飞好不容易等到满月,她就急忙抱着孩子回到母亲身边,继续承担照料母亲的职责,至今也没有回公婆家,公婆想孙子时,只好来到袁飞家。

    上要照料瘫痪的母亲,下要抚育自己的幼儿,抽空还要帮助父亲耕种责任田,加之丈夫远在外地打工,面对生活的巨大压力,袁飞一如既往地照料着母亲,洗澡擦身从来没有间断过。

    2013年除夕的上午,袁飞同丈夫抱着两月的儿子,一家三口人回了婆家,同公婆一起吃了一个团圆饭。吃过午饭,袁飞抱着儿子对婆婆说:“妈,我现在回娘家去。”婆婆一听,不高兴地说:“你平时在家照看你妈,我们没有说的,今天是过大年,一会儿就要吃年夜饭,不管怎么说,你在家里吃了年夜饭才回(娘)家。”袁飞说:“我在这里过年,谁给我妈做饭喂饭呀!”婆婆阴沉着脸说:“不管怎么说,你今晚必须在这里过罢年才能回!”但含着泪的袁飞还是抱着儿子回到母亲家。

    公婆一看儿媳含泪回娘家,顿时傻了眼。于是,公婆在后边一直追到袁飞家,向袁飞的父母说:“我们让袁飞在家吃年夜饭,她坚持一定要回来,我们担心你们老两口不知怎么回事,特地赶来看看。”袁飞不好意思地说:“爸妈,你们误会了,我回家主要是想给我妈做年夜饭。”

    雁去燕归,春去秋来。16个春秋过去了,当年医生曾断言涚“黄世英的生命只能维护三两月”,然而,在袁飞不离不弃的精心照料下,黄世英至今仍健康地活着,记忆清晰,话语流利。

    袁飞16年如一日照料瘫痪在床的养母,是人间大爱的体现,更是新吋期道德的标杆。她用大爱和善举延长了黄世英的生命,用真情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可歌可颂的赞歌。

    罗圩村妇联会主任陈言慧说:“袁飞是天下难找的好青年,16年如一日照看养母,不是亲生女胜是亲生女,精神实在可嘉。”

    “小飞对我比俺亲闺女还好!这十多年,要不是小飞天天照料我,我的骨头早就在土里沤烂了。”黄世英流着泪动情地说。

编辑:wht来源:信阳日报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