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梓涵 发自北京 6月17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内,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写满了憧憬与渴望。“我从小就向往军旅生活,今天如果能应征成功,正是重拾了最初的梦想……”馆内设置的征兵政策咨询台前,北京理工大学大二学生张硕和同学一起将咨询人员团团围住,一个劲地咨询着应征条件。和他一样有参军意愿的,还有来自于首都30多所高校的千余名学生,为了共同的青春理想,汇集一堂。
今年征兵时间首次由冬季征兵调整为夏秋季征兵,大学生将成为兵员征集的重点。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士兵征集比例,国防部征兵办公室和国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会同北京市征兵办、北京市教委当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内举行“首都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启动仪式”。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中断学业去当兵,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并没有中断学业,只是走进人生的‘清华’继续深造。在这里学到的许多东西,可能是其他地方永远也学不到的。”仪式上,退役后复学的清华大学学生万一通过宣讲自己在部队服役和成长的经历,教育和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报效国家。退役后现已成为北京永定门街道一名公务员的女大学生李晓女更是通过讲述自己在部队两年的切身经历,引导大家认清大学生士兵在部队的知识优势、智力优势,使在场的学生们明确,只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就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让我们携笔从戎,报效祖国!”仪式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代表现场宣读了倡议书,向全市高校大学生发出用热血青春践行强军梦的倡议。
启动仪式之后,与会领导为大学生发放了征兵政策宣传手册;北京市教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等专门设立征兵政策咨询台,现场解难释疑。景海鹏、刘旺、刘洋三名航天员以及部队先进典型还现场与大学生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参军故事。
“这次活动使我深受启发和教育,国家和军队有这么多好的政策保障,作为一名大学生理应带头依法服兵役、尽义务,为国防建设做贡献。”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大二学生刘昊的感慨,代表了现场大学生的心声。
据了解,北京市今年加大了征兵优抚力度,在北京高校的非京籍本科应届毕业生,如果希望参军,既可以选择回到户籍所在地入伍,也可以选择从所属高校的地区武装部入伍,如从北京地区的高校入伍,退役后被北京市用人单位接收,则可以获得北京市户口。据介绍,这里所指的用人单位既包括国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私营企业,只要是在北京注册的单位即可。即使这些单位没有户口指标,通过该政策,该退伍战士也可以获得北京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