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问诊智能终端产业 抢占经济发展新制高点
河南省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我市举办
陈雪枫郭瑞民乔新江等出席
本报讯(记者 胡瑜珊)7月2日,河南省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我市举办。省政府副省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雪枫出席论坛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安筱鹏和我市领导郭瑞民、乔新江、张明春等出席论坛,聆听专家演讲。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照平主持会议。
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引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省智能终端(手机)专家委员会全体成员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河南分公司负责同志等参加论坛。
陈雪枫代表省政府向出席高峰论坛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感谢,向不辞辛苦为河南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的各位专家致以由衷敬意。他在致辞中说,省政府决定设立智能终端专家委员会,为加快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提供智力支持。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各位行业顶级专家,为河南智能终端产业把脉问诊。我们相信,有各位专家的鼎力支持,河南智能终端产业一定会实现跨越发展。
陈雪枫说,近年来,河南省抢抓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引进富士康智能手机龙头项目,智能终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层次不断提高。201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6800万部,占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的26%,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初步形成了以郑州新兴产业为主力,以新乡、南阳传统特色产业为基础,以鹤壁、信阳、漯河等集群引进为新锐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去年下半年以来,河南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以手机为重点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引进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按照“主攻手机、加速配套,龙头带动、集群引进,一区多点、全省布局”的总体思想,以智能手机产业为重点,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中心,按照“一区多点”的发展布局,巩固扩大现有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构建主导突出、功能完备、配套齐全、协同有力的智能终端产业链体系,促进品牌商、代工商、配套协力商、运营商、物流商“五商”并进,培育“全链条、全服务、全配套、无障碍”的“三全一无”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
陈雪枫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抓好顶层设计,研究编制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二是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构建研究体系和项目评估论证体系,加强分析研究、布局规划和政策引导。三是加强产学研结合,以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引导、协调和统筹实施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支撑作用,形成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的长效机制。四是组织专业团队,科学制定招商方案,搭建招商对接平台,加强同发达地区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对接,积极探索“政府主导+整体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组团引进手机及配套企业。五是进一步完善物流、人力资源、金融配套等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就专家委员会的研究工作,陈雪枫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深入研究。在发展战略方面,希望各位专家围绕河南打造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战略开展研究,对集群引进的路径、方法、重点环节和领域等课题开展系统研究和超前研究。在产业布局方面,我们提出了围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有关省辖市,构建“一区多点”的产业布局,希望各位专家对我们的构想和各地产业定位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在集群引进方面,希望各位专家利用自身优势围绕构建全产业链,提供重点企业的转移动向、投资布局和需求条件,进一步促进智能终端的集群引进。在破解难题方面,希望各位专家围绕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要素制约,研究提出破解之策。二是创新理念。希望各位专家在以后的研究中,多关注前瞻性、苗头性的问题,突破常规,打破定势,跳出河南,站位全国乃至全球,高起点、高水平帮助河南谋划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三是搞好服务。各位专家是我们的智囊和朋友,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和有关省辖市,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专家搞好服务,确保各位专家顺利开展工作。特别是有关省辖市,要充分利用省里搭建的这一平台,多邀请专家参与决策咨询和项目论证,做到科学决策。专家委员会秘书处要发挥好协调服务职责,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为各位专家和有关省辖市、广大智能终端企业做好服务。
最后,陈雪枫诚挚邀请各位专家抽空到河南各地走走看看,感受一下中原大地的厚重文化、风土人情和蓬勃生机,为河南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传经送宝。
当日上午的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安筱鹏、中国通讯工业协会会长王秉科、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秘书长楼培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规划所信息网络部主任许志远等专家,分别以《电子信息产业的新形势与新任务》、《我国通信及手机产业发展情况》、《智能终端(手机)产业的突围》、《新工业革命与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趋势》、《智能终端发展现状及机遇》等为题作精彩演讲。各位专家以渊博的学识、深刻的洞见、敏锐的分析,为论坛参加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和头脑风暴。
据了解,此次高峰论坛的举办,目的就是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深化对智能终端集群引进工作的认识,研讨加快智能终端集群引进、打造全球智能终端产业基地的思路、任务和路径,以进一步指导工作实践,为加快推进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增创全省经济发展新优势提供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撑。
跨越发展潮涌申城
——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引进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卢小龙
七月申城热情似火,魅力信阳高朋满座。7月1日至2日,参加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引进工作会议的嘉宾齐聚申城,共谋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大计、打造智能终端产业基地。一股跨越发展的热潮在申城大地上涌动。
这次会议是省委、省政府为加快智能终端(手机)产业集群引进工作,推动战略决策和重大项目引进科学化、民主化召开的。
窥一斑而知全豹。作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一区多点”发展布局中的重要一点,观摩信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是活动中的重头戏。
高温在热情前败下阵来。顶着烈日,与会的领导、专家深入天扬液晶、泛蓝科技、园创磁电、星天空数码、博士达通信等企业生产车间和企业服务广场进行观摩。信阳产业聚集区电子产业园里,在建或已经投入使用的标准化生产车间,紧张忙碌的生产场面,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不时引起嘉宾的关注,有的驻足观看,有的拿出手机拍照,有的边走边记。
企业产品展示区里,一件件高科技产品让观摩嘉宾眼前一亮。“这个产品怎么用?有什么好处?”泛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家具舒乐椅吸引了副省长陈雪枫的目光。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后,陈雪枫称赞:“这个产品好!不光适用于办公,还可以用在飞机、高铁上,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看了信阳的企业以后,发现我们真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信阳电子信息产业的风生水起让一些地市的代表感到压力,有的当场就邀请一同观摩的相关行业的负责人率团到他们那里考察、投资。
电子信息产业是河南重点发展的六大高成长性产业之一,也是我市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工业兴市”战略的强劲带动下,我市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之一,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要跨越。基本形成了以信阳市产业集聚区电子产业园为主体,罗山县电子产业园、平桥呼叫产业园为支撑的产业空间布局,集群效应初步显现,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新兴支柱产业。
陈雪枫在随后召开的大会上对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给予高度评价:“通过实地观摩,我们看到,信阳作为我省工业发展的传统“洼地”,经过不懈努力引进了一批智能终端产业项目,积极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并在智能终端集群引进工作中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龚绍东说:“我看过省内很多产业聚集区,信阳市产业集聚区是我见过的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最好的一个平台。信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趋势之好,令人耳目一新。”
十年前来过信阳的省政府国资委党委委员、巡视员杜泽生说:“十年前,信阳市产业集聚区还是一片荒芜冷落的不毛之地,现在却一片欣欣向荣,已然成为中原大地上一颗璀璨夺目的工业明星,我真没有想到信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得这么快。”
称赞是鼓舞更是鞭策。对信阳人来说,成绩已是历史。摆在信阳人眼前的是如何继续谱写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大会上,郑州、洛阳等地市的经验介绍不仅带来了信息,也为我市的电子信息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来自专家的演讲更是令人茅塞顿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安筱鹏、中国通讯工业协会会长王秉科、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秘书长楼培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规划所信息网络部主任许志远的演讲从行业状况到业务经营,从市场研发到企业管理,分析精辟、观点独到,不时赢来阵阵掌声。会议结束后,专家的身旁仍然围得水泄不通。有政府官员、有企业家,或交流沟通、或请求指点,两个半小时的演讲让与会者意犹未尽。
我市的与会企业家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在信阳举办对信阳的电子信息产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正如市委书记郭瑞民所说:此次会议在信阳召开,不仅对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必将对信阳电子信息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一条:郭庚茂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
下一条:既能装饰人们生活又适宜当地群众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