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证券

8月8日四大证券报要闻速览

2013-08-08 17:23:56 来源:凤凰财经综合作者: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上海证券报:

首个跨境期指下周交易80只大型A股将进海外资管公司追踪目录

境外投资者即将迎来新的A股投资工具,全球首只同时涵盖内地及香港两个市场的场内上市股指期货——中华交易服务中国120指数期货(以下简称“中华120”),将于8月12日开始交易,而相关追踪中华120指数的ETF产品也已在审批中。

港交所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了中华120指数期货的交易细节。据港交所介绍,中华120指数期货每点50港元,最低价格波幅为0.5个指数点,一手合约值约18.6万港元,客户基本按金1.2万港元。合约月份、交易时间和最后交易日都与恒指和国指期货大致相同,最后结算价是以最后交易日下午1时至3时之间每隔五分钟录取的中华120指数点的平均值计算。

“中华120指数期货,是目前唯一一只涵盖香港、上海和深圳三地股市的跨境金融衍生产品。”港交所环球市场科股本证券与定息产品及货币联席主管戴志坚表示,“投资者可通过中华120指数期货这单一期货合约便捷极具成本效益地同时捕捉两地市场的机会作交易或对冲。对于持有与中国内地相关股票组合的机构及投资者,包括寻求对冲其内地相关仓盘的交易所买卖基金庄家,此合约将是一项理想的风险管理工具。”

中华120指数由具官方背景的沪深港交易所合资公司中华证券交易服务编制,由80家流动性最高、市值最大的沪深交易所上市A股以及40家流动性最高、市值最大的香港上市内地企业股票构成。成分股中,包括银行及地产股在内的大金融板块占比最大,达41只,板块市值占指数总市值的48%,能源股为第二大权重板块,共有16只,占比15%。

中华120指数期货即将正式推出,使得市场对于相关套利、对冲等配套产品的出现也充满期待。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华交易服务产品开发主管许振威表示,预计追踪中华120指数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随后将推出。

此前中华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已授权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发行与其指数相关的产品。而相关公司透露,追踪中华120指数的ETF产品方案已上报香港证监会,目前正在等候监管机构的审批。

分析人士称,涵盖内地A股的相关产品日益多元化,将给A股相关成分股输入新的购买力。随着内地资本市场日益国际化,预计未来A股将更广泛地进入海外资产管理公司发行被动型投资产品的追踪目录,此前主要通过H股拟合的局面将逐渐改变。

上市房企再融资开闸房地产信托或被迫转型

近日宋都股份一纸再融资公告,让中断近四年的上市房企再融资再度重启。随着资本市场对房企融资的重新开闸,过去几年一直被其视为救命稻草的房地产信托又将何去何从?业内人士表示,再融资开闸对房地产信托短期看影响不大,但长期影响深远或迫使其转型。

“就短期而言,上市房企再融资开闸心理影响大于实际。一方面,能获得再融资的房企本身数量有限,并不足以对房地产信托构成威胁;另一方面,从融资效率和成本看,房地产信托仍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优势。”昨日,一家中型信托公司副总经理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尽管上述人士认为短期内不会冲击房地产信托,但他也承认,随着融资渠道的增多,房地产信托未来再现前两年时的辉煌已不大可能。在他看来,监管层对房地产信托的态势是中性偏紧。鉴于此,他们早在前年就已经停止新增房地产信托业务,后来一直在做收尾工作,后期的项目不断地清算结束。

无独有偶,用益信托研究员廖鹤凯也认为,再融资开闸拓宽了房企的融资渠道,而且是主要渠道,融资成本必将进一步被拉低。因此,即便短期内上市房企的信托融资规模不会大幅下降,长期来看对房地产信托也会影响至深。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十条”),要求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当年10月,证监会披露,已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组申请。

一扇门关闭,另一扇门渐渐打开。在上市房企在内地资本市场的再融资大门关闭后,房地产信托作为房地产企业重要融资渠道,成为其需求资金的救命稻草,正得益于此,过去几年房地产信托得以快速增长。

在2012年之前,房地产一直是资金信托仅次于基础产业和工商企业的第三大配置领域,2012年以前占比一直在10%以上。不过,随着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以及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加大,自2012年开始,房地产信托占比开始降到10%以下,并退居到资金信托的第五大配置领域。

来自中国信托业的历年经营数据显示,信托公司资金信托对房地产领域的配置比例自2010年以来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2010年房地产信托配比为14.95%,2011年为14.83%,2012年下降为9.85%,到今年一季度末为9.40%。而最新公布的二季度末信托数据显示,这一占比数据更下降至9.12%。

对此,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解释称,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信托的规模增长,与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有关,但占比的继续下降,表明信托公司对房地产行业持谨慎的态度。

在周小明看来,从信托财产的运用领域来讲,信托公司以其“多方式运用、跨市场配置”的灵活经营体制,总能根据政策和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信托财产的配置领域。比如,前两年火爆的矿业信托、艺术品信托等,由于煤炭、艺术品市场低迷,今年上半年已难得见其踪影。房地产信托占比下降也是政策使然。

可以预见,随着上市房企再融资开闸,房地产开发企业将面临更多的融资渠道,而不再依赖单一的房地产信托解决资金燃眉之急,这对于涉足房地产信托项目的信托公司而言,未雨绸缪、强化专业能力不失为当下的主动选择。

正如一位信托业内人士所称,上市房企再融资开闸必将导致房地产信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这反而促使信托行业分化。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更强的信托公司会脱颖而出,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

编辑:zcm来源:凤凰财经综合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