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傅正在拌馅。芝麻馅里还有青红丝、冰糖、橘饼、冬瓜丁,用花生油拌匀。
擀酥皮必须要反复叠压,这也是制作酥皮的一大诀窍。
月饼在烤箱烘烤15分钟即可出炉。
李师傅走的是薄利多销路线,月饼尽可能实在,包装尽可能简单。一袋有十块饼,零售价才15元。
口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余超 实习生 王姝 章继军/文图
“前几天有个湖北年轻人专门开车来买我的月饼,说吃腻了各种馅儿的花式月饼,想要尝尝‘爷爷当年的中秋味儿’。”
记忆的中秋弥漫着月饼的香味儿。老月饼纯手工制作,皮焦酥脆,馅多皮薄,一个管饱。咬一口,满满的芝麻香从口齿中溢出。如今的月饼百味万相。当年那个油纸包着,芝麻花生香中带点橘皮味儿的月饼,现在还有吗?
9月11日,信阳市光山县,寻找老月饼。
离中秋节还有一周,街上月饼摊已顾客不断。卖月饼的小贩告诉记者,光山最出名的就是砖桥月饼了,基本占领了光山的老月饼市场。
从光山县城向东南行驶25公里,一路茶山遍地,小桥流水,就到了砖桥镇。砖桥月饼生产地就在这里。
老板李文胜正在和馅儿。青红丝、冰糖、橘皮、冬瓜丁,用花生油拌匀芝麻馅,香味扑鼻。青、红、白、黑、黄,煞是好看。“和面要挑好的精面粉,剁馅要掌握好比例,切酥时要掌握好花生油和面的比例……”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我们的月饼没有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很健康。”
李文胜说,砖桥月饼起源于清朝,据师傅文世昌说,那时候月饼只供达官贵人享用,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连做月饼的人都舍不得吃。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普及到百姓家。
文世昌五十多岁时,在街道收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就是李文胜。那年,李文胜16岁,每天凌晨三四点钟起床,跟师傅边学边做,忙活到半夜。最开始“腰酸、背痛、手抽筋”,后来也就习惯了。“看小孩儿吃月饼的高兴劲儿,就不觉得累了”。
1990年,李文胜和师兄都“出师”了,各自在镇上桥南和桥北开了自己的月饼铺。开始只是本镇人购买,数量有限,每年中秋仅卖几千个月饼。其他时间,李文胜就在外地打工。
2000年后,李文胜开始琢磨改进老月饼的方法。他往芝麻馅里加了提升口感、帮助消化的冰糖、橘皮和冬瓜丁等辅料,通过反复实验将发面时间、力度及油和面的比例量化,调整到最佳状态,又提高了包装纸的质量。凭借良好的口感和服务,李记月饼的名声越来越大。
又一锅月饼带着热气出炉,李文胜执意让记者尝一尝。金黄的月饼,咬一口下去直掉渣,饼皮薄脆,入口即化,馅儿香甜适度,和着淡淡的橘子皮清香让人赞不绝口。“前几天有个湖北年轻人专门开车来买我的月饼,说家里有光山的老人,想念家乡的老月饼味儿,他自己也吃腻了各种馅儿的花式月饼,想要尝尝‘爷爷当年的中秋味儿’。”李文胜笑着说。
上一条:信阳新县大山疑现狼影
下一条:新县千斤乡街道周边居民期盼政府强拆违章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