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
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到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写在第五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开幕前夕
□本报记者 王 博
“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今年的中秋节、重阳节前后,我市的根亲文化活动好戏连台——
9月12日,信阳市根亲文化研究会换届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二届信阳市根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及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建立了新的组织机构。
9月16日,中华龚氏文史研究会在湖南召开编纂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这是该研究会今年5月18日在光山成立后的第一次编纂会议。
9月28日,第五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将如期举行。届时,海内外到“唐人故里·闽台祖地”寻根拜祖的人也将纷纷汇集固始……
“根亲文化”与信阳的茶文化、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一样,已经形成鲜明的特色,正在为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凝聚独特的正能量。
传承创新塑造人文精神
信阳市是客家人的祖居地之一,在中华姓氏中,有13个大姓、20多个小姓源于或旺于信阳。近年来,我市围绕“考证、研究、根标、恳亲、招商”10个字,彰显根亲文化优势,成立了信阳根亲文化研究会和20余个姓氏根亲文化组织;先后编辑出版《信阳根亲文化》、《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等书籍期刊;同时制作《闽台祖地·中国固始》、《原重根脉淮》等影视片,在海内外传播;新编历史剧《开漳圣王陈元光》在内地5省10市和台湾2市5县上演,不断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情谊。
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因此,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中原经济区有别于其他主体功能区的一大特点,是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具有国家概念和国家意义。“根亲文化”这一名词是信阳根据自己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创造的特色文化名词,经过近年来的弘扬和打造,已经得到省委和国家的充分认可,以及海内外广大同胞的肯定和认同,在全省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所谓“根亲”是姓氏同源同脉的延续,是故土同根同缘的熏染。“根亲文化”包含有姓氏文化、祖根地文化、移民文化、历史名人文化等内容,属于人文历史文化。正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方波在信阳市根亲文化第二届会员大会上指出的,根亲文化内涵丰富,意义重大,需要发扬光大,传承创新,全力打造。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提升其具有优秀传统、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培育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和海内外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