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南海第一井(连载)——第2卷 第七章 重上南海(4)

2013-12-10 09:36:00 来源:创世中文网作者:付饶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第2卷 第七章 重上南海(4)

    字数:5303

    永兴岛中央,是大片的热带岛屿才有的原始麻风桐树林,同样是海岛特有的鲣鸟成群在这些高大乔木上栖息,渔民常跟着鲣鸟们追捕鱼群,亲切地称其为“导航鸟”。麻风桐林的周围,密密麻麻地长满一二米高的阔叶灌木,其余地方为珊瑚贝壳砂所覆盖,岛四周的海滩

    也铺满被海水洗得十分干净的珊瑚碎枝和贝壳,雪白发亮,在阳光照耀下如白雪,刺得人眼都睁不开。钟文彦在解放战争中负伤,左眼失明了,他的右眼也险些被这白得过分的沙子灼伤。他交代几位地质员:“我们以后再上永兴岛,每个人都要配一副墨镜!”

    钟文彦带领着几位地质员仔细查看永兴岛的礁石。他们在这里发现了以往翻译的文献中含油生物礁的地貌特征——印度尼西亚周围的爪哇海、苏拉威西海域,就是发现了这种礁石,进而发现了大油田的。

    半个月的细细勘察,钟文彦带领地质员们把永兴岛的每一寸土地都走了十几遍,他们的足迹还到达了其他11个岛屿。经过细致的勘察,他们确定了永兴岛上的井位,并定名为“西永1井”,意为“西沙永兴岛上的第一口井”。4月17日,他们来到了北京的燃化部,向焦力人、唐克两位副部长汇报岛上的初步勘探情况和井位确定情况。唐克部长一见到钟文彦,一下子笑了:“你怎么变得这么黑?”“西沙的太阳毒。”钟文彦有点窘迫地答道。“才半个月就晒这么黑,看来我们的同志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啊!”唐克部长感叹。

    从西沙采集回来的礁石标本、在西沙拍摄的照片陈列在焦力人部长的桌面,他仔细地端详每一件矿物,更加细致地查看每一张照片。“码头距离你们确定的井位有多远?”“岛上是否有公路?”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不断地抛出,钟文彦回答得也很圆满。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井位有了,燃化部打井的命令下了,人也不是问题,最大的困难就是运物资和工人的船只。陈郁省长得知这件事后,接连打了三个电话,很快,湛江市政府同意从湛江水运公社租一条300吨的木质运输船、广州市政府也租来了“红旗187”号货轮,运送钻井人员和生活物资上岛,南海舰队同意提供一艘登陆舰运送器材等生产物资。

    1973年7月,燃化部派出了一支来自大港油田的物探队和一支来自渤海油田的32554钻井队。目的地:南海石油勘探筹备处临时驻地——湛江市海康县官茂。

    32554钻井队的队长张卫东带领着自己的队伍,1973年7月21日乘火车从天津出发。二十三岁的他在出发前一天,妻子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他顾不得照顾妻子和娇弱的新生儿,就急匆匆地赶上了出发的队伍。临行前,他把孩子上户口、妻子坐月子的事儿都交代给了邻居、亲人,妻子泪汪汪地看着他,他只能背过身去,偷偷抹几滴眼泪。

    7月23日,物探和钻井队伍到达海康官茂。年近八旬的陈郁省长从百忙中,专程赶到海康看望这新组建的海上石油队伍。大家一下火车,来不及卸下行李,就聚集在大院中召开职工大会。工人们看到一位白发长者缓缓走上主席台。他环顾这只刚刚组建的队伍,一字一顿地开始了讲话:

    同志们:广东缺油哇!我做梦都想见到南海开采出来石油、天然气!我们之前在南海做了大量的勘探工作,可惜由于战乱,一些工作戛然而止。想不到我今天又看到了你们。同志们,你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局面,发扬大庆艰苦创业精神,为勘探开发海上油气多做贡献!

    同志们!你们可知道,上西沙打井不仅有经济意义,更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让历史记载西沙第一口勘探石油的钻井是中国人打的!

    同志们!我希望大家在年底前把五星红旗插到西沙的钻塔上去,让她高高飘扬!拜托大家了!

    队伍在关茂仅仅修整了一天,就由祖志元带领,直接乘货轮和登陆舰从湛江港出发,赶往西沙。

    船在海中颠簸起伏,钻井队员们大多是“旱鸭子”,从未下过海,海上风大浪高,跌跌撞撞,晕晕沉沉,站不稳、坐不安,恶心……统统袭来,大部分工人呕吐得厉害,有的连黄胆水都吐出来了。张卫东感到了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但是他看到身边的伙伴们都在硬撑,自己也克制住了内心的恐惧,抗拒着大自然对身体的折磨。

    1973年7月26日,经两天两夜的航行,“红旗187”号货轮到了永兴岛。火车、汽车、轮船,长途跋涉十余天的张卫东终于可以“安顿”下来,可人到了,行李还没到。西沙群岛的驻守部队就在物资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一些脸盆、暖瓶、被子等生活必需品,给32554钻井队的同志们先用着。

    永兴岛并没有张开热情的双手欢迎钻井队员们,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片荒野,岛上除了老鼠、蚊子、蛇、鸟、鸟粪、沙、珊瑚沙、麻风桐树、灌木、一人多高的杂草外,别无他物。

    西永1井的井位定在永兴岛的南端,离北岸码头有1。5公里。运输船由湛江运来1200多吨重的钻机、井架、柴油机、发电机、泥浆泵等器械设备。100多吨的石块、碎石、黏土、水泥等,要从船卸到码头,再从码头搬到井场上去。岛上没有公路,没有大型吊机,好在运输船运来一台“太脱拉”卡车。只是砂石路也不好走。队长张卫东对井队队员说:“上级要求我们年底前把红旗插在井架上,转盘要转起来,现在仅剩几个月。我们不能干等,要用穷办法对付。岛上遍地是树,我们砍来当扁担吧!”于是,队员们将大件设备让“太脱拉”拉,小件的则人拉肩扛。打基墩的砂石有上千吨,这些全部是工人们一肩一肩挑到井位的。他们的肩上不知不觉都磨出了血,手上不知不觉都打起了泡,出汗、脱皮更是不在话下。

    祖志元、张卫东他们刚来到西沙群岛,台风就给了他们“下马威”。一连45天的台风天,诡异的天气时晴时阴,衣服、被子永远没有干燥的时候。最为困难的是,随人运上岛的淡水、蔬菜、肉类都已经吃完了,给养船却被台风堵在了大陆。

    远在海南岛和湛江的南海石油勘探筹备处的补给被台风阻隔,没有办法运到永兴岛上。32554钻井队的队员们就下海捉鱼、捉海龟,在岸边拔海草……钻井工们有几位在大陆做过捕鱼的工作。永兴岛海中珊瑚众多,鱼类丰富,而且这里的鱼类、海龟没太见过人,也不知道怕人,于是,每天能捕起不少鱼。渔网中,有时会有不少丑陋的像石头一样的贝类,它们浑身布满了青苔。工人们觉得它长得怪,觉得不能吃,就扔在了岸边。没想到这些贝类被过往永兴岛的渔民们视若珍宝。一位老渔夫告诉工人们:“这是鲍鱼,是海八珍中的珍品啊!”

    菜的问题解决了,粮食还是只能向西沙巡防区部队借。不过这也不是办法——因为部队的存粮也很少了。更为严重的是,载着“生命水”的供应船来不了。工人们只能用咸苦水来洗衣服,浇菜,就算这样,饮水供应也紧巴巴的。但坏消息总是纷至沓来——在繁重的体力工作中,工人们饮水量在体力透支后陡然增大了。

    队长张卫东开起了全队工人大会,宣布:“为保证工人们饮用水,每人每天定量供给一公斤淡水。”除了截流,还要开源。在会上,工人们各抒己见,探讨出利用起台风时的雨水来饮用或煮饭、掘取从砂石里渗出的“西沙水”洗脸洗澡等方法。西沙水又苦又涩,而且鸟粪味很浓,用它洗脸洗澡,浑身粘粘糊糊的似乎抹了一层鸟粪。一天,张卫东对钻井队的工人弟兄们说:“我们在永兴岛挖水井怎么样?”工人们同意了。可是,打出的水井水比“西沙水”更咸、更苦,不能饮用。有的队员舍不得浪费,就用来洗脸、洗澡,结果引起皮肤过敏,身上长满了痒起来使人彻夜难眠的红疹,用手抓了,皮肤流水,水流到哪里,哪里便会发生新的瘙痒,痒起来使人彻夜难眠。

    这种痒还不算什么,张卫东被岛上随处可见的野生沙鼠咬了,得了恙虫病,发起了高烧,一连七八天高烧不退。接着他又因蚊虫叮咬患上了疟疾。病痛折磨得这个七尺大汉骨瘦如柴,惨白色的脸上冒着虚汗。可是,他病情稍好一点,就回到工地上,抢着干活。

    此时,在湛江的钟文彦也急在心里——台风阻隔了通讯,他不知道工人们如何挺过这四十天。在台风天的最后几天,他坐不住了。他雇佣船只,冒着七八级的大风及时给工人们送去食物和淡水。

    湛江、海南运来的蔬菜,过不多久就会变质、腐烂。起台风时没有新鲜的蔬菜运来,队员们只能吃牛肉罐头、猪肉罐头、鱼罐头等,有的队员便秘了。

    张卫东给当民办教师的妻子写了一封信,请她寄来一些菜籽。菜籽寄到了,张卫东跟工人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弟兄们,我们找一些鸟粪、沙、珊瑚沙,用少量配制钻井液的黏土平整土地,一起种一些新鲜蔬菜吧!”这个主意好!大家都暗暗称奇。好景不长,好不容易盼着苗出来了,台风一来连苗带土全刮跑了。

    吃一堑长一智,工人们在菜地周围垒起挡风墙,开始了新一轮的播种。

    岛上广播收不到、电视更看不到、没有报纸文件。工人们就用种菜作为工作之余的消遣,彼此还暗暗较着劲开展着拓荒种菜的比赛,上岗前下班后有空就往菜地跑,有的甚至自个儿挖个厕所积肥。

    不知不觉,祖志元、张卫东带领着工人们在岛上已经工作了整整四个月。

    1973年11月27日,钟文彦带领第二批人员,乘南海舰队的登陆舰离开湛江前往永兴岛,与祖志元带领的工人们“换班”。这晚,天空下着小雨,舰队首长为了保证登陆舰的安全,派了四艘炮艇护航。当钟文彦一觉醒来时,发现朝阳照耀在茫茫大海上,五颜六色的小飞鱼在舰艇前后飞跃,煞是好看。四艘炮艇边护送边演习,不断变换队形。钟文彦的心情大好,他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他还为队长张卫东带来了一封宝贵的信,张卫东拿到信,迫不及待地打开——啊!是自己儿子的照片!儿子已经四个月了,煞是可爱,他把照片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心中暗自遗憾——可惜自己目前为止还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

    钟文彦对张卫东说:“辛苦你了!你可以随这艘登陆舰回家抱儿子了。”

    没有人想到,张卫东做了这样的回答:“不,我想亲眼看到五星红旗在井架上飘扬!”说着,他把孩子的照片放在贴身的口袋中,又回井场干活了。

    永兴岛周围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头顶骄阳似火,岛上就好像一个大火炉。队员们一干活汗如雨下,大家就光着膀子,穿着短裤干。几天下来,个个肩膀被太阳晒得脱去了几层皮,黑红黑红的。永兴岛井场打地基时,队员们发现这里全是珊瑚沙,挖多少旁边就补上多少。

    恰恰这样的情况需要深挖——要避免安装井架时下沉的风险。队员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挖了一个比井架底座大,深达两米多的大坑,充填了水泥混凝土,终于把西永一井的井场基础搞好了。

    为了把井架尽快竖立起来,争取早日开钻,队长张卫东带领弟兄们,既当钳工又当井架工,在高高的井架上爬上爬下,把一节一节角钢组装上,又把一个一个螺丝拧紧,把写着“艰苦奋斗、勇敢拼搏”八个金光闪闪的大红字牌,挂在井架上。还挂上了“工业学大庆”的条幅。42米高的井架,终于竖立在永兴岛的南端。

    1973年12月16日,“西永1井”开钻仪式举行。8时整,全体队员穿上工作服集合,在祖国南部的蓝色国土上,排成两行整齐的队列,面向首都北京立正。张卫东好像天安门前升国旗的旗手,昂首挺胸,雄赳赳,气昂昂,迈着有力的步伐走到钻塔脚下。他将鲜艳的五星

    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地升起,全体队员仰望着徐徐升起的旗帜,行注目礼,高唱国歌。仪式现场庄严、肃穆,歌声雄壮、嘹亮,响彻西沙群岛。国歌唱毕,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永兴岛上空迎风飘扬!

    8时15分,“西永1井”正式开钻。望着钻机一米一米的下钻,许多工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没有想到,钻进的开端并不顺利。下钻到356米时,一个8米多深的溶洞裂缝出现了,从大陆运来的宝贵的泥浆有进无出,全部漏到地层之下。这种情况在之前很少遇到,钟文彦只好下令暂停钻进,拍电报到南海石油勘探筹备处求援。

    在后方指导的宋家胜观测了地质情况后,对前线说:“这里的岛屿下以珊瑚礁地层为主,地质情况与你们之前接触的有很大不同。我们只能给你们送去一些黏土,你们试着堵堵漏,如果不行,我们再想办法。”

    黏土运送来了,堵漏却没有成功。钟文彦一筹莫展,在海边苦恼地走来走去,随手拾起一块碎石,往大海中投掷过去。没想到,碎石居然在海面打了几个“水漂”。钟文彦灵光乍现:速度!速度的力量可以让石头在水上漂,如果我们快速强行钻进,会不会就能忽略掉那个裂缝造成的影响呢?

    这种方法果然奏效了!钻机恢复了正常钻进!谁曾想,一波刚平,一波又起。钻机钻达1200米井深时,井口周围两米多宽的松散珊瑚沙突然塌陷,井口附近的混凝土也随着下塌,已经下到井里的400多米表层套管也开始下沉……这口井危在旦夕!钟文彦果断地命令工人们:“起钻!提套管!固定井架底座!”此时,闻讯而来的驻岛海军战士们赶到了。他们与工人们一起,在几个小时内挖开原有的混凝土竞价基座,填入重新配制的混凝土,迅速固定井口,排除险情。这一系列动作做完,钟文彦看了看表,才发现自己和工人、官兵们一样,都20多个小时没睡觉、没吃饭了。

    12月中旬,台风再次袭来了。40多米高的井架在飓风中发出瘆人的惨叫,重达3吨多的游车大钩在空中甩来甩去。夜里,暴雨打得人站不住脚,直不起腰。钟文彦跑到司钻房,替下了正在值班的张卫东,自己操纵着刹把。为了保住井架,钟文彦必须进行“提滑车”作业。而这项作业只有司钻一人是无法完成的。刚刚被替下的张卫东说:“我来做井架工,跟您配合!”不由得钟文彦回复,他就径直爬上了20多米高的二层井架平台。钟文彦每一个动作前,都要抬头跟张卫东确认,就在这抬头的一刹那,暴雨就会劈头盖脸地砸下来,砸得钟文彦的眼睛钻心疼痛。张卫东站在高处,一次又一次被狂风吹倒,他仅仅握住风中颤动的钢架,一次又一次地怕起来……井架在暴风中转危为安了。

    (未完待续)

 

编辑:zjr来源:创世中文网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
热点推荐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