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 吴晓睿
每天清晨,早起去卖菜的村民都能看到一个老人拿着大扫帚在村里主干道上清扫垃圾。这位老人就是村里的清洁队长王永勤,他这样坚持义务扫地已经5年多了。
王永勤,是淮滨县栏杆镇王湾村村民。今年72岁,和大儿子生活在一起。平时除了帮儿子打理菜地,就是和几个“老伙计”在村里打扫卫生。和王永勤一样成为村里义务清洁员的还有15位老人。他们都是本村人,看着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自愿当起了村里的清洁员。
王湾村有村民1100多人,土地1200多亩。以前,由于人多地少,没有特色产业,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近年来,该村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逐渐富裕起来,家家住上了两层半的小洋楼。可村民乱扔乱倒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垃圾乱扔,生活污水乱排,影响了整个村里的形象。
为改变村里的居住环境,2008年以来,该村提出了清洁家园计划,累计投资400多万元,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水泥路,在村道添置了30多个垃圾箱,修建5个垃圾池。在处理村民养猪和蔬菜废料问题上,该村建成了160多个环保沼气池,实施“猪——沼——菜”的“一沼三改”模式,将沼气、猪舍、蔬菜废料连接起来,既节约了能源,又解决了环境问题。同时,该村广播每周宣传清洁家园的知识和好处,教育村民保持家园卫生环境,养成文明习惯,并倡议组建村里的清洁卫生队伍。
“俺是从贫穷中过来的人。如今生活好了,群众富裕了,村里也漂亮了。作为一个老人,要发挥余热为美丽乡村作点儿贡献。”王永勤说。2008年,在村党支部的号召下,他和村里几个老人,一同找到了村党支部书记王振发,自愿加入村清洁队,义务清洁村里卫生。
“扫个地有啥?又不是啥重活,就像城里人早上锻炼一样。每天早上扫一段路,就像打太极拳,精神好着哩。”王永勤常这样解答别人的疑问,“你看我都72岁了,身体硬朗着,就靠着这扫地扫的。”
据悉,该村清洁队老人平均年龄在65岁,他们分别承包了村里各路段清洁任务,保障了村里的干净整洁。“这些老人,根据家里农活多少,清扫村里道路时间也不定,有的早上扫,有的晚上扫,没有统一标准,但他们都很认真地清扫自己认领的路段。”王振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