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空评论”网10月13日文章,原题:国际合作在中国空间站计划中的作用
今年的国际宇航大会两周前在多伦多举行,而中国和俄罗斯业内最高官员没能出席,他们被拒签了,会议组织方或加拿大官方对此毫无解释。
无论其中原因是什么,会议并未完全禁止所有的中俄与会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进行了一个大型展览,其中一个演示让人对中国的载人航天长远规划有一定的了解。该规划着眼于在本世纪20年代初建成一个近地轨道永久性空间站。这些计划已广受报道,但国际合作对于中国空间站建设的作用却不为人知。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研究中心的周黎妮在宇航大会上表示:“中国人民准备与全世界的人民合作。”
迄今,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国际合作一直受到限制。中国载人航天项目几乎全靠本国资源、能力和人员。不过,周表示,中国在发展空间站过程中,愿意大大增加与别国的合作,接受让其他国家参与空间舱的建造,“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都有能力进行实验舱的建造,并与中国展开合作”。但是美国航天器与中国空间站对接或支持中国空间站,都可能面临政治而非技术障碍。美国仍然明确禁止向中国出口航天器及其部件。
这些情况在不远的将来有望改变。主要导致当前禁令的政治人物是共和党众议员弗兰克·沃尔夫,他是负责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拨款的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小组委员会的主席。明年他就要退休了,继任者或许更愿意考虑促进中美空间合作。
这可能需要时间,但中国并不着急。虽然美国官员在本世纪头10年中后期警告称,中国可能在202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但中国并未表现出快速推进载人航天的兴趣。中国官员反倒在几年前称,他们计划到2020年建成一个永久性空间站,而现在说到2022年或2023年建成。到那时,航天领域的技术和地缘政治环境可能与现在大不一样。随着国际空间站进入运行末年,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或许更愿意与中国合作。(作者杰夫·福斯特,汪析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环球网。信阳新闻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 【纠错】信息。联系电话:(0376-626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