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骆继超)今年以来,光山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拓展组织设置方式、延伸帮扶共建机制、丰富基层活动载体等,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健康发展。
拓展组织设置方式,扩大基层党建覆盖面。该县积极探索党组织设置模式,根据党员分布的特点,因地制宜、多元化地设置党的组织架构,将党组织建在农村、社区、企业、园区、流动党员集聚地等,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同时,在各党建联系点选配一些政治素质高、乐于奉献的优秀党员充实党组织,并通过民主推荐的方式,选举由优秀党员和农村、社区、企业代表组成代表会,聘请老党员、老干部等德高望重的人士组成议事会,带领群众参与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建设中来。
延伸帮扶共建机制,构建基层党建网络。该县组织实施“牵手共建”活动,通过开展“联、帮、促、创”,帮助联系村找问题建制度、理思路谋规划、抓党建兴产业。打破地域界限,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进强村带弱村、先进村带后进村,跨村互联共建,发挥强村、先进村党建优势,实现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今年以来,帮建单位累计为农村、社区争取各类帮扶资金360多万元,购置村部办公桌椅等530余套,帮助社区改扩建活动场所8处,社区办公用房平均面积达到350平方米,价值结成党员帮扶对子160多个,党员捐款捐物价值21万多元。
丰富党建活动载体,激发基层党建活力。该县一是通过开展在职党员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等主题实践活动,发挥全县在职党员服务群众、参与建设的作用。目前,全县共有3000多名党员到社区亮明身份,收集上报意见建议1200多条。二是制定了《关于在农村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工作的实施意见》,将3250名符合条件的农村无职党员确定到4大类12个岗位上,发挥无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开展“流动党员便民服务”活动。全县以乡镇为基本单位,采取单独建、依托建、挂靠建、联合建等方式,在党员集中地建立驻外党组织47个,服务在外流动党员。在乡镇、社区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及时为流动党员办理居民医疗保险、城镇低保等。
上一条:扎根基层的老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