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阳多乡镇非法营运泛滥 正规车主苦不堪言

2014-10-22 09:08:21 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作者: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浉河区运管所开具的非法营运罚款收据

  

  正规客运线路的车主对车管所的控告信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记者 殷勇)“我们这些正规跑客运的,天天赔钱,都让黑车把生意挤垮了!”信阳市平桥区平昌关镇跑客运的司机杨师傅告诉央广网记者,他跑的线路是从镇上到信阳弘运汽车站,每天亏损近百元。而在此非法营运的面包车,接送平昌的村民到信阳,每人每次收费12元,每天可挣几百元。一亏一赚,折射信阳市农村客运市场“黑车”泛滥、管理混乱的现状。

  随着农村公路的不断延伸,农村客运市场迅速发展并繁荣,而非法营运车辆涌入,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记者在信阳多个农村乡镇采访时发现,农村客运管理跟不上,管理体制不顺,导致事故频发,安全隐患严重。

  农村客运市场发展快

  11月19日12时许,在信阳申泰市场买完东西的浉河港夏加冲村民易全国带着买的一只麻将桌准备回家,在以前,他只能通过三轮车运到弘运汽车站,再搭上去浉河港的班车,到浉河港镇上,找一个三轮运回家,而现在,他只需打一个电话,就能叫到一辆来自浉河港的面包车到申泰市场把他接回家,着实方便了不少。

  他告诉记者,现在村民出门很少走路,都愿意花钱坐车,一到赶集的日子,面包车、摩托车、小车等各种车辆四处载客,生意好得很。

  近些年来,国家对乡村公路建设支持力度加大,尤其是实施“村村通”工程以来,乡村路面状况大为改善,具备了通客运车辆的条件。同时,伴随着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不再满足于肩挑背驮,他们也期待像城里人一样随时有车坐。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好转,一部分条件较好的村民纷纷购买微型客车、双排座客货两用车等,既可自用,也可跑客运。

  市场繁荣背后有隐忧

  村民购车跑客运的愿望强烈,他们往往未取得准入资格,就开始从事非法客运。再加上部分村道不具备客车通行条件,现有的班线难以满足村民出行需求。于是,三轮车、农用车、面包车等趁机涌入,非法客运问题在农村日趋严重。

  坐这种车村民们不害怕吗?在平昌镇村民王大军看来,是否是合法车辆他没往心里去,他只想出门、回家有车坐就行。他说,他们那儿没通班车,他花30元租了面包车来镇上办事,“回家如果碰不到同村的一起包车,自己还得花30元,跑这一趟就有点贵了。”

  在浉河区,记者曾听到一位村民很直白地说:“打击农村非法客运车辆营运是应该的,但国家给我们修了这么好的路,如果不让我们坐车,不也是浪费吗?”

  非法客运的大量存在,使得农村客运市场隐患重重,首先是群众出行安全没有保障。尤其在乡镇赶集日和学生放学时段,机动三轮车、农用车、面包车见空就钻,死伤事故频发。但由于对农村“黑车”,取证难、认定难,导致事故无法统计。

  其次,非法车辆大量涌入,扰乱营运秩序,冲击农村合法班线。个体农民花几万元买辆车就能跑客运,不用办手续、缴税费,严重损害了合法客运经营者的利益,也挫伤了其守法经营的积极性。像在浉河区的多个乡镇的汽车站,都散布着数十量非法营运的面包车,而一台合法班车一辆往往只能拉3、4位乘客,亏损严重。

  第三,执法环境差。据记者了解,在执法打击“黑车”时,经常发生车主拒检逃逸、围攻辱骂执法人员的行为;在调查处理中,受“说情风”影响,存在取证难、扣车难、处罚难的“三难”现象。甚至一些黑恶势力充当“黑车”的“保护伞”,暴力抗法,形成社会毒瘤。诸多乱象,加大了农村客运市场整治难度。

  “黑车”竟成运管部门的“小菜园”

  据一位从事农村营运的车主称,浉河区农村“黑车”数量庞大,无法统计。“仅仅平昌关镇就有120辆,每天都参与非法营运的就有80辆以上,另一个茶乡浉河港镇也有100辆经上,再加上东双河镇、谭家河乡,董家河镇、游河乡等乡镇,浉河区一共有非法营运的车辆600辆以上。”

  这些车辆没有营运许可证、线路牌,未投保第三者责任险,抗风险能力极差,一旦出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车主无力赔偿,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农村客运市场为何如此混乱?有农村群众图方便、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但管理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监管难到位,更有不容推卸的责任。

  平昌关镇的一位客运车主告诉记者,他们也曾多次向运管部门反映,非法营运的增多导致正规营运车辆生意急速下降,但运营部门却鲜有监管。

  在车主提供的一些照片上,记者看到,一些乘客上下非法营运的面包车,而一辆“交通执法”车就在旁边,也没有进行查处。

  “他们(运管)不是不查,而是以罚代管,他们就像是运管所自家菜园的韭菜。每年都会割上一茬。”一位车主给记者透露了内情,浉河区运管所客运股对这些非常营运的车辆进行统一罚款,一年按3000—5000的罚款收费,在一张河南省罚没收入统一票据上,记者看到,浉河区运管所客运股向一辆牌照为豫SGCXXX的车辆罚款500元,罚款理由是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旅客运输。而事实上,运管所罚了款,就会对这辆车进行登记,在这一年内,浉河区运管所将不再对这辆车的非常营运行为进行处罚。

  记者估算了一下,按600车非法营运车辆计算,浉河区运管所客运股一年就罚款30万元左右。

  为此,记者走访位于贸易广场的浉河区运管所,留守的工作人员称,他们已经搬家,领导都不在。记者电话联系运管所的负责人,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农村客运管理难度大

  据记者调查,造成“黑车”泛滥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一是乡镇、村职责不明确,责任缺位,大多以没有授权为由放任不管,认为是运管部门的事。即使在一些设有交管站的乡镇,也因为机构改革,职能被并入安监站等部门,放弃了管理。尤其乡镇在赶集等客流高峰现场无人管理,人车混杂,秩序极为混乱。

  二是交警部门作为客运安全的管理者,由于警力有限,其重点放在国道、省道和城区,而在乡镇、村这一层基本上是管理执法的盲区。

  “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业内人士可谓一语中的。

  程中原是浉河区某乡镇一位分管交通的副镇长。他跟记者说起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就是一个字:难。

  他说,全镇78辆车载客营运,都是由农民购买的面包车、农用车,自发形成了农村客运市场。碰上赶集和学生周末放学,几乎都在超载。这些车辆没有营运许可证,都属于非法载客。

  车要上路载客,必须办理营运性质的行驶证、保险,然后在交通局办理营运许可证、线路牌。但实际根本办不到,据了解,浉河区很多年都没有批过一张营运证。

  他介绍,市里客管所不管乡镇这一块的客运,交警只是搞活动才下来,管理落在乡镇头上。以前镇里有交管站,现在职能并入安监站。站里人员5人,主要就是疏导交通,宣传安全营运。

  再说,就是想认真管一下,也难。因为农村客运车辆的规范化管理几乎是空白,需要交通、交警、保险等各部门联手管理。乡镇有管理责任,但人手、财力、物力跟不上,而且,乡镇毕竟不是交警执法,司机不听,执法难度大。

  问起下一步怎么办,他说镇里计划整合手续齐全的正规车辆,把参与客运的车辆组成协会,减免其税费,先组织再规范,将其引向规范安全有序的方向。

  到底怎么样才能管理好?程中原认为,各级政府要重视,如果明确乡镇为主,就要在人员、编制、经费等方面,尤其是管理办法上真正重视,拿出可操作、具有法律效力的方案。这样,农村客运市场才能一步步真正走上正轨。

  但怎样明确落实乡镇的管理责任?专业人士建议:一是农村赶集等客流高峰时,当地乡镇、村负责现场疏导,进行安全乘车教育,制止非法客运;二是出现乘客积压时,乡镇、村要及时组织加班运输,制止超载;三是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可以将农村小型载客车辆合法化,组成车队,减免税费,规范管理,保障安全营运。

编辑:刘远强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