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公民应当遵守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是什么?
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怎样文明行路?
行人应走行人道,须尽量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要走横道线,红灯停、绿灯行;主动为老弱病残者、孕妇、儿童让路或护送过街;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询问;不要一边行路,一边吃东西或抽烟;如遇交通事故或纠纷争执,不围观、不起哄。
4.怎样文明骑车?
骑自行车、电动车要靠右行驶在慢车道上;必须跨过机动车专用道路时,应在就近路口推车进入,不得骑入快车道或人行道;注意不逆行、不撑伞、不闯红灯;骑车进入工厂、学校、机关等大门时,要下车推行;等待红灯要在停车线后。
5.怎样文明乘车?
在规定地点候车,按顺序乘车,不强行上下;乘车应及时购票或刷卡,主动出示月票,接受查验;不携带危险品和有碍乘客安全的物品、动物乘车;保持站内、车内环境卫生,不喧哗、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爱护车站、车内设施,不蹬踏坐椅、不乱写乱画、不损坏公物;照顾老幼病残孕乘客,主动让座;不向窗外扔酒瓶、果皮等杂物。
6.什么是“三下乡”活动?
“三下乡”活动是指中宣部等10部委从1997年开始正式实施的送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
7.什么是“四进社区”活动?
“四进社区”活动是指中央文明办等10部委从2002年起在全国城市开展的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
8.在社交礼仪中,日常礼貌用语有哪些?
“请”,“谢谢”,“对不起”,“你好”。
9.慈善捐助、志愿服务、见义勇为的意义何在?
慈善捐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体现;志愿服务是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行为,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理念的体现;见义勇为是一种行侠仗义行为,是惩恶扬善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
上一条:家庭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应承担的职能
下一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