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我初到德国并不熟悉当地的交通规则,因此开车时,我的德国同事经常坐在我的旁边作指导。
一次,发现前方十几米处的人行道上有一名七八岁的小男孩正要踏入斑马线横过马路,我便减慢车速,向斑马线靠近。这时小男孩又把迈出的一只脚缩了回去。我见状很生气:“到底过不过。”可是,同事告诉我:“你得把车停下来。”当汽车完全停稳,小男孩才礼貌地望着我们走到了马路对面。
德国人向来以遵守法规著称,开车、走路也不例外。还有一次,我站在斑马线前等待车辆通过,但汽车主动停下,让我先行,我向这次“意外的友好”致谢。当我到驾校学车时才知道,这是行人的权利,无需致谢。驾校学车路考时,只要考生在斑马线前稍微有一丁点抢行的意识,考官便立即终止考试,因为学习手册明确规定:当发现人行道上的行人要横过马路时,汽车必须减速示意,只要行人迈向斑马线,汽车就必须在斑马线以外停下。
汽车避让行人、行人不乱穿马路……从学车的第一天起,就必须牢记。在德国的交通繁忙路段,路口和人行横道的信号灯“永不停息”地工作,不设斑马线,行人、车辆必须遵守信号灯。而在非交通繁忙地段,则是斑马线和信号灯并设,以信号灯为准;如果信号灯停止工作,则以斑马线为准,斑马线上的行人有先行权。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是保持良好交通秩序的前提,是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呢?我最近又作了一次专门的观察。近日,我陪同家人去景区游玩,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站在路口处,我仔细观察,20多分钟过去了,没有发现一辆车在斑马线上与行人抢行。
最近国内媒体多番报道“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驾驶”等交通陋习,我感觉,我们应该向德国人学习,借鉴德国以“建立一个尊重生命、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统一生态、生活和生产可持续发展交通体系”为交通准则的理念,进一步加强教育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交通文明风尚,使文明礼让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