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活>>读书

卓南生新著《日本的乱象与真相》析日本政坛流变轨迹

2013-06-05 08:03:18 来源:新华悦读作者:简介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二、民主党 “政治大扫除”的虚相与实相

    民主党是高举着“政权更迭”的五彩缤纷旗帜当政的。最先跑到舞台中央的,是有“软雪糕”(后改称为“冰棒”)雅号(两雅号皆得自中曾根前首相)、也是名门之后(祖父为前首相鸠山一郎)的鸠山由纪夫。接着,是以“草根”出身为卖点的菅直人,再来是先摆低姿态,自我定位为“泥鳅”,但不久后就按耐不住,显露鹰派本色的“自卫官之子”野田佳彦。

    为了与腐朽的自民党有所区别,与小泽一郎合作无间,共组“小泽鸠山政权”(简称“小鸠政权”)的民主党党魁鸠山由纪夫一上台就敲锣打鼓,声称要进行“政治大扫除”,落实竞选纲领。对内,他强调要摆脱官僚体制;对外,则表示要与美国争取更为“对等”的伙伴地位。为此,鸠山矢言要节流开源,也倡议 “东亚共同体”及透露有意朝着“中美日正三角关系”的方向迈进。

    但雷声大、雨点小,鸠山在上台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不少精力都花在如何处理普天间机场搬迁的问题上。毕竟,鸠山试图向白宫撒娇式的花拳绣腿无法奏效。在华盛顿看来,美日主仆关系的基本结构丝毫并未改变,何来谈论中美日正三角的资格及其可能性?在美国不加理会的背景下,原本还想装腔作势的鸠山知道败势已定。他既没有足够的筹码和白宫打擂台,也欠缺和白宫抬杠的勇气,他只好背弃民众,落得“失言”、“失信”的下场。加之鸠山本人及其政治靠山小泽双双卷入金钱丑闻的漩涡,民主党只好中途换马,让“小鸠”之外的另一架马车菅直人赤膊上阵。

    菅直人虽然是草根出身(多事的日本传媒还称之为“草根首相”),但正如老牌鹰派政客、有“平成妖怪”之称的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所识破一般,他和保守阵营有不少共同点,是“市民型保守政治家”。所谓“市民型保守政治家”,中曾根真正想说的话是:随时随地可以和保守阵营妥协、勾结,走“现实主义”路线的市民活动家。最明显的例子是,菅直人虽然扬言坚决反对“国旗国歌法案”,但一旦该法案获得通过,他便毫不保留地向保守政客们看齐,以恭恭顺顺的态度对待“日之丸”国旗和颂唱“君之代”国歌。

    被误读的“草根首相”

    在菅直人走马上任之初,一部分华文媒体由于对“市民型保守政治家”菅直人的本质欠缺足够了解,还一厢情愿地解读为“亲华派首相”,殊不知菅首相早在民主党成立之初,就是公开倡议中国容许台湾成为联合国成员国的日本人士。

    这名以“草根”为卖点的民主党第二任首相,一上台就得面对两大课题。对内,他得解决刻不容缓的民生问题,以及财政预算案中的财源问题。对外,他得修补鸠山时代与白宫因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而闹僵的美日同盟关系。两者最简单与最有效的处方,就是全面收回2009年民主党“竞选纲领”中略有卖点的主张。但这一来,人们不免要问,民主党的存在价值究竟何在?民主党无疑成为了“一上台就毁约的政党”。

    不过,对于小派系出身,在党内基本上位处孤立境地的菅直人来说,此生能当上首相可以说是“三生有幸”。他不求有功,只求尽量延长其当首相的日子。在这一点上,他和自民党“少爷首相”安倍及“老爷首相”福田一遇到困难就逃的态度还是有所差异的。为此,这名“草根首相”居然在参议院大选期间打了最不受草根欢迎的“消费税牌”。至此,民主党在大选中宣告失败,可以说是预料中事。

    日本对美“第三次败战”

    至于对待白宫,菅直人其实是采取言听计从的态度。

    可以这么说,菅直人从一上台就处在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地位,要不是2010年“3•11”日本东部大地震的爆发,菅政权恐怕早已了结。

    针对“3•11大地震”及紧跟着发生的核辐射问题,日本政府实际上是束手无策。一名亲官方的日本史学家眼看着东电社长在记者会上流泪而又苦无良策的镜头,就公开建议当局把有关问题全权交给盟友的美国处理。他认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途径。

    这名平日处心积虑、爱在南京大屠杀的数目字上大做文章、大量缩小死难人数的历史学家和战略家,在日本决策者眼中究竟有多大的分量,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事关核电敏感问题上,东京当局已别无其他选择,只好进一步全面投靠美国。日本有媒体就将“3•11”事件,形容为日本继1945年战败(败于美国的两颗原子弹)、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金融败战(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失去的10年乃至20年”)之后另一次(即第三次)对美的败战。

    2010年9月,日本海上保安厅借口一艘中国福建的渔船闯入钓鱼岛(日本称之为尖阁列岛)海域而以“国内法”将之拘留并逮捕渔民(包括船长共14名,其中13名渔民先获得释放)。日本以“国内法”拘留中国船只及逮捕中国渔民,这还是前所未有的事。由于事关领土主权的敏感问题,北京向东京提出强烈抗议,并且采取相应反击措施。在北京的抗议声浪中,东京虽未示弱,但却不得不释放原本准备控上法庭,尚被拘留的中国船长。

    公开推售战前史观

    针对释放中国船长的决定,日本朝野各党(包括一向在领土问题上“最前卫”的日本共产党)一致支持当局采取“毅然”的态度。尽管各方知道日本官方这回以“国内法”拘留中国渔船与渔民,后被迫连船长也释放的行为,对日本而言,系“进两步、退一步”,但仍然感到不满足。尤其令人感到难以理喻的是,居然有43名民主党少壮派议员将这一事件比拟为1895年“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向菅直人提呈“建白书”(建议书),认为释放船长是奇耻大辱。

    正因为菅直人政权面对着第三次对美的败战,其对美政策充其量只能是自民党时代的翻版。和自民党政权一样,菅直人“草根首相”最乐意充当的角色,就是在亚洲当美国最忠实的头号帮手。

    换句话说,鸠山由纪夫装腔作势、毫无实质内容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已经变相收回,“中美日正三角论”也早已销声匿迹。

    与此相反,原本“搁置争议”的中日领土纠纷——钓鱼岛问题却突然浮出水面,取代原本闹得沸沸扬扬的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前述的民主党右翼少壮派议员甚至主张采取卧薪尝胆、远交近攻的政策。这不能不令人对战前日本皇国史观的威力感到忧虑。尤其令人难以理喻的是,如此这般明显推售战前史观的言行,在日本国内居然未受到照理应有的质疑或批判。不但未引起日本政界、学界和评论界的争议,其首创者还打入野田佳彦首相府当首相的左右手,参与日本对外问题的决策。

    从这个角度来看,野田在购岛问题上之所以能和石原一唱一和,合作无间,串演双簧剧,显然并非受后者所诱惑或所迫,而是双方志趣相投、两厢情愿的结果。所谓“右翼政客绑架野田政府”论是站不住脚的。

    野田佳彦在民主党内是一个中小派系的头目,他是在众多中大派系难以协调之下脱颖而出的,既出乎各方的意料之外,也是典型日本派阀政治的不正规产物。

    对于野田的政治重量与处境,最清楚的莫过于他本人。为了顺利组阁和踏入首相府,当时野田虽然十分惊喜,但还欠缺信心,他谦卑地自喻为“泥鳅”,摆低姿态。在党内,他采取的是论功行赏和八面求圆的政策,冀图推行“举党体制”。对于反对党,他呼吁各方不分党派,精诚合作。

    为了稳定与邻国的关系,一向否定日本的侵略战争,主张“甲级战犯并非战犯”的野田表示,在担任首相期间不会参拜靖国神社。

    野田的这一表态,不免引起了不少对“自卫队之子”的新首相有所期待的日本保守人士大失所望。就连那位曾以模糊字眼蒙混过关,对是否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不说去、也不说不去”,而得以访华并获得“破冰之旅”高度评价的“少爷首相”安倍晋三,对此也有所微言。

    在和老谋深算的“昭和妖怪”中曾根康弘的对谈中,安倍就认为野田根本没有必要那么明确表示不去参拜。他洋洋得意地透露,当年他采取“不说去,也不说不去”的模糊态度,实际上是为自己参拜靖国神社留下一条后路。他还很遗憾地表示,要不是太早下台,他肯定会实现参拜靖国神社的心愿。

    从安倍上台时刻意语焉不详、一下台就积极支持“疆独”等记录来看,这名一见困难就逃、毫无将才的“破冰之旅”者的上述表白,相信并非全为谎言。

    在日本的政治世界里,野田的家庭出身及其地位当然无法与安倍相提并论。不过,两者对其党国最终要走的道路都是非常明确的。

编辑:xynews来源:新华悦读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