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活>>旅游

寻访草原古国 3000公里深入呼伦贝尔

2013-07-02 10:32:58 来源:中国国家旅游作者: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那些在“三河”中流淌的岁月

    “……鸡儿年(即1201 年),……这十一个部落的人们,汇聚于阿勒灰泉,商议拥立札只剌惕人扎木合为汗,……他们从哪里顺着额尔古捏河而下行,到达刊河(即今根河)流入额尔古捏河(即今额尔古纳河)的三角洲,拥立扎木合为古尔汗。拥立了古儿汗之,就商议去攻打成吉思汗、王汗两人。”

    ——《蒙古秘史?第141 节》

    “三河”指的是黑龙江上游的海拉尔河、根河和额尔古纳河,这里不仅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也是成吉思汗统一事业的肇始地。

    1201 年,居住在呼伦贝尔地区的11 个蒙古语族部落的首领,在额尔古纳河上游、离呼伦湖不远的“阿勒灰泉”商议,共举扎只剌部的扎木合为汗。会后,他们向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的三角洲走去,在那里让扎木合做了“皇帝”又计谋攻打成吉思汗和成吉思汗的义父——克烈部的王罕。成吉思汗与王罕得知此事,整军顺克鲁伦河而下迎战扎木合的12 部联军。双方在呼伦湖西北的阔亦田展开了一场大战。天佑成吉思汗。那一天,狂风大作,风雨交加。扎木合大军逆风雨不能前进,不战自败,扎木合顺额尔古纳河逃走,遭王罕追击后投降;成吉思汗在向斡难河方向追歼泰亦赤兀部时,被射伤颈部。这一战事虽只进行了半天,却成为蒙古建国史上的著名战役。

    301 国道与海拉尔河相伴始终,一路都是草原,只是远不能与两湖之间的巴尔虎草原相比,除了难得一见的骆驼群,其他畜群并不多见。

    室韦的历史与星空

    “伯希和认为,室韦和鲜卑两个译名所本的原

    文是相同的,似应为serbi、sirbi 或sirvi,这

    就是说,两族的族名本来是相同的。”

    ——韩儒林《元朝史》

    “室韦”,是现存地名中最能反映蒙古族历史的,它直接沿用了蒙古人族属的名称。有意思的是,这个叫“室韦”的地方如今已无蒙古人,居民大多是俄罗斯族。

    室韦乡位于额尔古纳河的东岸,南距黑山头镇近200 公里,路面虽是沙石铺就的,却平坦好走。出了黑山头镇不久,遇到一条水量颇大的河,这是即将汇入额尔古纳河的根河。一座木桥横跨河上,我们的帕杰罗颤悠悠地过了桥,进入大兴安岭西麓水草丰茂的浅山草原地带。

    在河北岸一座小山的山巅,我拿出望远镜远眺:西面大片的湿地就是扎木合被拥立为“古尔汗”的“三角洲”;前方路左侧残颓的城墙就是著名的“黑山头古城”。我绕城半周,测其周长约2300 米,之后来到城中心的宫殿区,希望发现一些能证明《史集》论断的证据,可除了柱础和碎瓦片,别无所获。

    前往室韦的路上,有五卡、七卡、八卡、九卡等得名于清代卡伦(即边防哨所)的村庄。距黑山头古城不远,五卡北面的白斯古郎乌拉(“乌拉”在蒙古语中是“山”的意思),是观赏额尔古纳河的最佳地点。此山海拔924 米,算是额尔古纳河边最高的山之一,登山俯视:宽近百米的大河,变成了一根飘柔的丝带,在撒满鲜花的如茵绿地上自如地挥洒,一眼望不到边;极目西望,在俄罗斯境内的山那边,是成吉思汗出生的斡难河,1206年,铁木真就是在那里竖起九脚白旌旗,定国号“大蒙古”, 并被尊为“成吉思汗”;顺斡难河而下,不远就是尼布楚(今“涅尔琴斯克边”),将额尔古纳河西岸的大片土地划给沙皇俄国的尼布楚条约就是在那里签订的。

寻访草原古国 3000公里深入呼伦贝尔

    之后的道路都是紧临河边,河与路间有铁丝网。当一幅“三套车”的雕塑进入视线(对于熟知历史的人来说,有些不伦不类)的时候,室韦乡就到了。当

    地居民有不少是蓝眼睛、黑头发,他们是三代前来到这里淘金的山东人与俄罗斯人的后裔。听一个蓝眼睛、大鼻子的人突然讲出一口地道的东北话,真有说不出的滑稽。

    我们住进一个叫张建华的俄罗斯族妇女家,当晚吃到了地地道道的俄罗斯饭菜:黄油、面包、苏伯汤、煎肉饼、酸黄瓜。席间,长着硕大鼻子的男主人拉起手风琴(拉得真好),女主人和我们合唱前苏联歌曲,唱得高兴,又跳起舞来。随后,男主人烧好了洗澡水。浴室是地地道道的芬兰式:一所独立的木头房子,旺旺的火炉上烧着一大盆热水,旁边还有一大桶冷水,洗时拿舀勺冷热交替着往头上倒。

    这一晚,我看到了久违的星空,每颗星星都那么明亮、清晰,让人舍不得进屋去睡觉。

编辑:刘远强来源:中国国家旅游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