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内国际

欧洲纠结该不该“叩首” 中国没有做注资承诺

2011-11-01 17:23:43 来源:环球时报作者:毕秋兰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10月30日,在法国戛纳,工作人员在戛纳会议中心前为峰会做准备工作。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将于11月3日至4日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戛纳召开。 新华社记者韦巍摄

    面对这种指责,欧元集团主席容克30日对媒体表示,中国拥有规模难以置信的外汇储备,吸引其投资欧洲是合理的,但欧洲不会为此对中国做出政治妥协。容克还说,就算中国和其他投资者不参与救助,“我们自己也可以克服危机”。不过,容克的话似乎与欧洲民意不太吻合。法国RMC电台和《费加罗报》31日各自刊登以“是否应接受中国纾困资金”为题的民调,结果显示,认为“应该”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69%和65%。

    中国没有做注资承诺

    “欧元区国家向中国寻求帮助不是卑躬屈膝,相反,这是绝对正常的举动”。据英国BBC报道,即将离任的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10月31日用这番话反驳外界的指责。德国《每日镜报》同日批评反对中国帮助的欧洲人“有一种错误的恐惧”。文章说,一些欧洲媒体认为求助于中国等于出卖欧洲,但这种舆论尖叫完全是“超现实论调”,是“恶作剧般的警告”。

     文章说,中欧在经济上对彼此都至关重要,中国卖到欧盟的产品比卖到美国的还多,在此情况下,坚持互惠比叫嚷威胁更重要。欧洲真正该考虑的是,如何不让欧中经济合作越变越少。

    在如此混乱的政治生态下,谁敢拿钱帮助欧洲?提出这一质疑的法国《巴黎人报》说,在距离法国大选还有半年的特殊氛围里,中国参与欧洲救助计划在法国政坛很难被正面解读,反对党热衷将它形容为“萨科齐的慕尼黑条约”。但文章认为,如此激烈的争吵会吓跑外国投资者,导致欧洲不得不自己勒紧裤腰带。

    虽然是否应向中国求助的问题让欧洲舆论“分裂”,但一些媒体已在用另类方式迎接“中国援欧的时代”。法国《邮报》刊登的图片中,欧盟旗帜上12颗星星中心被加上人民币标志。常汇总欧洲媒体评论的“媒体欧洲”网站则将欧盟旗帜的颜色从蓝底黄星变成了与中国国旗很相似的红底黄星。

    美国《华尔街日报》31日注意到,中国事实上并没承诺注资欧洲,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中国必须等到弄清楚欧洲救援基金的结构后才会作决定。俄罗斯《观点报》说,中国对于提供对外援助一直是精打细算的,文章援引分析师库普齐克维奇的话说,“只要事关中国,就需要对合同中的保留条件及小号字分外留神,这个国家不会履行于己不利的义务”。

编辑:xynews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