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 第十三章 春天来了(3)
字数:1733
一针扎到了大地的动脉上,地下的气体瞬间裹挟着泥浆喷出数十米,平台方圆数百平方米内的海面全是油污和泥浆,脚下浊浪翻滚,空中雾气腾腾。平台上一道灰黑色的喷泉从放喷管直冲海空,被强风一吹,又像瀑布一样飞泻而下,黑雨、黑雾几乎遮天蔽日,呼啸声响彻北部湾上空,几千米外都可听见。昏天黑地中,工人们睁不开眼睛,被泥浆和气流冲得七倒八歪,平台上传来一阵阵绝望的呼叫。
钻井队长曾汉隆迅速拉响了警报,报务员小李立即冒着“黑雨”冲向报房,打开单边带电台、遇险电话、发报机、通讯卫星接收仪……过往的船只和湛江石油基地同时收到了“南海一号”遇险的信号。
天然气流顺着北风刮到生活区,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此时,如果地下的岩屑在喷出的过程中与钢管发生摩擦,就会产生零星的火花,而周围的气体一点就着!法国的作业监督大喊:“停机、弃船!”“南海一号”的守护船“南海208”号及时赶到,平台上的89名工人们沿着软梯,一个接一个地,下到了这艘船上。
说时迟那时快,当最后一个工人双脚挨到拖轮甲板时,平台燃起了滚滚浓烟!
“我们快让过往的船只过来灭火吧!”曾汉隆急得直跳脚,这艘上亿元的钻井船仅仅服役了不到十年,就将在烈火中粉身碎骨么?更为重要的是,地下的这座大油田,就将在这火焰中毁灭么?!他在培训的第一课中就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海上油田一旦发生火灾,火苗将顺着可燃的石油、天然气烧到地底,在那里发生可怕的爆炸,直到将地底的油气燃尽为止。熊熊大火有时会持续几个月,甚至数年。
退一万步讲,火灾万幸没有发生,这喷射而出的石油、天然气,会将大片的海域化为油海,被原油污染过的海底将若干年都寸草不生、一片死寂。而曾汉隆他们,也将被视为历史的罪人。
“叫船来灭火只是权宜之计,这样复杂的状况,只有请‘红色魔鬼抢险队’来制定解决方案了。”法国作业监督通过翻译,无奈地对曾汉隆说。
“红色魔鬼抢险队是个啥?”曾汉隆疑惑了。
“就是美国休斯敦一只专家团队,是世界上最有权威的海上石油作业抢险公司。”
小李又奔向了“海洋石油208”的报房,这一次,他向湛江石油基地发出的信号非常明确:“邀请两位美国休斯敦专家前来制定抢险方案。”
这条信息发出不到十分钟,湛江基地就将大致的险情电传至美国的“红色魔鬼”公司。
美国公司的回复几乎在全部文件传完时就到了:我们两位专家立即出发,明天抵达香港。
宋家胜在湛江基地想到了一个大问题:两位美国人想入境中国,按照正常手续,仅入境签证手续都要办理好几天,等他们办好了手续,恐怕平台已经不保了!
非常时期,非常选择。
宋家胜给湛江公安局打了个电话:“同志您好!有两位美国专家要到海上帮我们处理险情,情况万分紧急,你们能不能派两名同志到现场为两位外国专家办理入境手续?”
湛江公安局的负责人听说了这件事情,说:“完全没问题!不过,你们要派直升机从香港将两位专家直接接到湛江来。”
直升机倒好协调,宋家胜又通过外交渠道联系了香港机场。于是一场“生死时速”上演了。
两位美国专家抵达香港机场后,脚几乎没沾地,即被接上在此等候的直升机,直升机在湛江直升机场落地,早已等候在此的两位湛江市公安局民警用两分钟时间为两位专家办理好落地签证手续,两位专家又回到那架直升机上,直奔“南海一号”险情现场。此时距离险情发生,只过了38个小时。这38小时内,湛江基地调动了能调动的所有船只,用高压消防水枪,连续地向“南海一号”喷着水,就好像一位濒危的“病人”在输氧、输血维持,等待着“名医”的“手术”。
“名医”出手,不同凡响。“重新关闭防载系统、从井口打入填充剂压井、从驳船上打水泥浆循环压井、从表层套管钻孔钻穿钻杆注入速凝填充剂、重新关闭盲板防喷器……”一个个复杂的指令下达,井喷很快停止了。
1986年8月7日6时15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记忆的日子。
在我国南海的第一个油田——涠洲10-3油田,胜利投产了!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南海第一井”。从此,中国结束了在南海没有采出工业油流的历史,
在8月15日举行的投产仪式上,国务委员康世恩望向了钻井平台上的两句“口号”
钢铁的臂膀伸向蓝色国土牵出油龙为祖国发热发光
滚滚的石油输送万水千山海上油城为人类创造辉煌
他思忖片刻,饱蘸浓墨,在宣纸上笔走龙蛇,为这座油田的生产处理油轮题写了船名——
南海希望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