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手持扫帚写人生

2014-05-27 10:01:25 来源:作者:赵锐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记环卫女工陈金云

    本报记者 赵锐

    在我们的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桔黄色环卫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沙沙的扫帚声为人们迎来黎明。陈金云,就是其中的一个。数年来,无论寒冬酷暑,还是风里雨里,她都一直手握扫帚,无怨无悔地和同事们一起清扫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微弱的光华诠释了“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最美环卫工人的真正涵义。

    记者采访陈金云时,她正在清扫满地的柳絮,身上、头发上像落了一层柳絮。她看到记者有些不好意思,用一块旧毛巾擦了擦脸。“怎么这个时间点还在普扫?午间不是普扫一次了吗?”记者问道。“现在也不分是不是普扫时间段了,脏了就扫,不敢停,每天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地扫。”陈金云边扫地边回答道。陈金云所负责的路段是我市“景观路”,沿河种植的都是柳树,三四月飘柳絮,九十月飘落叶。正值飘柳絮的季节,路边的柳絮像一团团棉花般,随着过往的车辆,漫天飞舞,陈金云就在这漫天柳絮里挥着她的大扫帚,一遍遍地扫着。她说:“这不算啥,到了秋天,柳树叶又细又长落了满地的时候,根本没法扫,就得一片片弯腰捡,那个时候辛苦些,一整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了!”

    采访过程中,身边过去几辆装载着石子的大货车,过一趟路边就撒下来好多石子,陈金云二话不说,拿起大扫帚就跟着开始扫了。忙活了一阵清理干净了,她跑过来冲记者笑笑:“石子必须赶紧扫干净,要不过往的其他车辆太不安全了!”“每天都有这样的大货车吗?”记者问到。她点点头,指指前面的彩虹桥,说:“桥洞限高,有些工程车辆装得货物过高,过桥的时候刮蹭下来许多石子、石粉、沙,那个比较麻烦,要先用铁锹撮一遍,再用大扫帚扫一遍,最后用自己扎的毛扫帚推灰。这样才能扫得干净!由于这些东西重量太沉,没多长时间垃圾车就会坏掉,一年反反复复不知要焊多少次垃圾车的底梁”。

    采访中,陈金云所在路段的负责人胡大姐赶了过来。胡大姐心直口快地说:“她家情况有点特殊,可她从没因为家里的事耽误过一天的工作。”陈金云一听,赶紧打断了胡大姐:“自己家的事,别说了!”胡大姐不乐意了:“大家关心你,这是实际情况,有啥不能说的!”原来,陈金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正在上大学,小儿子出生就是脑瘫,个人生活无法自理,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尽管如此,陈金云仍然13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从未请过半天假。胡大姐说,前年10月份的时候,由于正是路段落叶量大的时候,陈金云一大早上起来给小儿子下了碗水饺,由于惦记这路面,她顾不上照顾小儿子吃完饭,就匆匆赶去上班了。到了中午,隔壁下班回家的邻居听到她家小儿子在屋里大声哭泣,慌忙给她打电话,她赶回去一看,原来儿子把早上刚出锅的一碗水饺弄翻了,肚子上、腿上全烫伤了,虽说后来在邻居的帮助下把孩子送到154医院治疗,但由于耽搁时间太久,现在儿子身上还留下很大的一片伤疤,每当想起此事她心里就很不是滋味。看着陈金云瘦弱的身体,想着她所承担的一切,记者心中不禁有些酸楚。

    采访最后,记者问她:“干环卫这项工作,觉得辛苦吗?”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干这个工作,累是累了点,可是,扫干净了,得到了大家认可,累点我也心甘情愿!”就是这样一位朴实的环卫工人,全心全意地守护着她的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厚重的环卫精神。

编辑:zcm来源: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