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柳 见习记者 马迎春
昨日,伴着丝丝秋雨,记者驾车来到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市特校”)。刚到校门口,我们就被门卫拦下。他一边指挥车往后倒,一边喊道:“学校里不能进车,这里大多数学生听不见声音,不让进车是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
市特校创办于1959年,是我省首批建设的三所聋校之一,是教育部、中残联确定的我省唯一的聋校中国手语实验校,也是全市唯一的为听障、智障孩子提供小学、初中及高中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寄宿制学校。
该校先后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先进残疾人之家”、“河南省优秀少年儿童教育先进单位”、“信阳市基础教育先进单位”、“信阳市文明学校”、“国际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该校教师先后有20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市、区各类表彰。
“每一个残疾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任谁看到他们的顽强,都会感受灵魂的震撼。他们比正常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爱。”该校教导主任刘莹莹对记者说。
这里每个班级平均只有十几人。教室里各种教学设施相对齐全,小图书架里摆满了很多单位捐赠的课外读物,黑板报内容精彩,墙壁上贴满了学生们的剪纸和绘画。这些作品惟妙惟肖,展现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小班教学,更利于对孩子们因材施教,一对一的辅导让他们感受到的是均衡的爱。”数学老师彭婧说。
在教学楼的走廊里,记者看到很多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图片。“《弟子规》是每个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这门课,主要是想教会他们什么是爱,怎样去爱别人。作为残疾孩子,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得学会尊重别人。我们要努力为他们赢得公平与尊严!”刘莹莹说。
为了教给学生一技之长,市特校在做好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开设了工艺美术、民间烙画、景泰蓝工艺画、手工、书法、太极和电动缝纫等专业课程,供学生结合自身兴趣选择学习。
“残疾孩子也要有尊严、幸福地活着!”教师胡平告诉记者。
在烙画室,记者见到了一个特别的孩子。她一个人在画室里专注地绘画,丝毫没被记者一行打扰。她叫孙晓雪,是智障孩子,因为对烙画有特殊的爱好,学校破例让她每天来这里练习。她的作品温婉飘逸,浑然天成,让人有一种置身仙境的美妙感觉,很难想象这样的作品出自一个如此小的智障孩子。
在景泰蓝工艺室,记者被孩子们的多才多艺所震撼,每一件艺术品都精致美丽。他们将自己对美的所有渴望倾注其中,用自己纯净的心感受着这个多彩的世界。“孩子们的专注力、色彩感、观察力都很强。他们在工艺方面的天赋,让我们做老师的都感到震惊。”刘莹莹说,“上帝关上了一道门的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
“兴趣爱好不仅能使孩子们开拓眼界,增加自信,同时也能为他们提供一技之长,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孩子们自己也很刻苦,很令人欣慰啊!”美术老师张树胜脸上挂满了幸福。
“多少个夜晚带孩子们去医院,多少个夜晚为孩子们盖被驱蚊,多少次为孩子们洗头、洗澡……我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聋人教师、生活辅导员徐辉说。
课堂上,老师们结合手语一遍一遍地重复着每一个字母、每一个词语、每一个短句,直到孩子们纷纷点头。
生活中,老师们想方设法为孩子们疏导心理,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也许他们几十年的辛劳都没能换来学生清楚的一声“老师”,他们只盼望这些孩子走出校门后能自立于社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在这里工作的十来年,我越发爱这个职业,爱这些孩子。”说着说着,刘莹莹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个鸡蛋,面带笑容很自豪地说:“这个鸡蛋是我们班的孩子悄悄放在我办公桌上的,我不舍得吃!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他喜欢谁就对谁好。每一次面对他们的时候,就像面对纯净的婴儿。用心对待他们,你的心将充满更多的爱。”
“辛苦并快乐着”是特教老师对这份事业的共同理解。他们用自己特别的爱温暖着、感染着那群特别的孩子。爱是他们的共同语言,正是这份沉甸甸的爱叩响了无声的世界。
“懂得用嘴角微笑,知道用双手帮忙,学会用耳朵倾听,体会用心灵理解。”这份“我们的约定”用美丽的彩条勾勒在教室墙壁上,这份约定是老师的,也是他们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