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阳高新区:两手抓 两不误 两促进

2014-10-09 09:37:33 来源:信阳日报作者: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本报讯(记者 姚广义 王顺飞)以提升作风为第一信号,以解决问题为第一要务,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信阳高新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转变了作风,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建立了相关规章制度,在形成长效机制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该区党委领导班子持之以恒抓好各个环节工作,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要求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遵循,充分发挥领导带头、各级一把手引领和督导组把关的合力作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抓好活动的组织实施。

    活动中,该区党委领导班子坚持从自身做起,带头走基层、访民生,上党课、作交流,抓调研、解难题,深谈心、查问题,多次深入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伯皇IT产业园、居民安置区建设工地调研和现场办公,全面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实行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深入村组农户企业办实事,去官气、接地气,解决了24个信访遗留案件;统筹开展农民大病补助、安置区工程建设、孤寡病残帮扶工作,在排忧解难中赢得群众支持,在深入群众中转变作风。该区管委会、区直单位、村三级干部同时发力深入基层、共同给力贴近群众、齐心协力服务民生。

    围绕发展解决问题,该区将64个项目确定为科级干部联系点,一律实行“一套班子、两项任务、跟踪督察、实行问责”工作机制。该区围绕民生解决问题,把全区23573名农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并陆续出台政策,实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育补助、培训补助等保障,构建起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根据区情实行“先安置后拆迁”,2014年规划建设安置房2350套,配建了880套门面房,全部由搬迁群众购买,让群众享受发展成果。围绕稳定解决问题,切实做到“三没有三不”,即没有做通群众工作的决策不出台,没有风险评估的工作不开展,没有稳定工作预案的项目不开工,狠抓源头防范治理。群众随访随接,倾听诉求,及时就地解决问题。紧紧围绕查摆出的“四风”突出问题,做到了措施、责任、人员“三落实”。目前,该区已完成对前期征求到的119条“四风”问题的整改,取得了广大干部群众认可,收到实际成效。在活动中征求到的168个群众意见建议已解决77个,在富民兴城上抓落实、促发展,以致富一方为己任。

    区直单位、办事处干部变“被动”为“主动”,勤跑多问、扑下身子办实事。尤其是各单位主要领导,经常进村入户、或是到企业现场听意见,了解群众和企业的所需、所困、所盼,有的放矢开展工作。村干部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将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党委汇报,协调处理,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相继解决了信潢公路路段修整、安置区房屋渗水、警务室建设、企业围墙美化等一批群众关心的问题。

    该区不仅以帮群众办实事为重点,还构筑了沟通和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将学习教育常态化,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将查摆整改常态化,列出已整改、正在整改和即将整改的清单,扎实落实。将回头查看常态化,定期跟踪查看整改落实的情况。将制度执行常态化,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

    如今,文件少了、会议少了、效率高了,改进作风在该区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区已投入1000余万元解决房建漏水、生活用水、疾病保障、道路畅通等民生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在企业内,在工地中,在道路上,在沟渠旁,到处都有各级单位领导的足迹,他们挂点一线,深入群众,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2014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5.4亿元,同比增长2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1亿元,同比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7.3亿元,同比增长27.2%;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1亿元,同比增长23.7%。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高新区在发展、民生、稳定上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点睛之笔

    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熊开程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高新区党委紧密结合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发展解决问题,围绕民生解决问题,围绕稳定解决问题,通过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打牢了教育实践活动基础。当前,正值高新区项目落地开工、经济健康发展、改革全面深化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继续坚持统筹兼顾的工作要求,把开展学教活动与推进中心工作相结合,通过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切实增强全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推进改革发展的思想自觉和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记者点评

    倾听民声 为民解忧

    □本报记者 姚广义 方慧玲

    信阳高新区在对征求意见及“四风”问题边查边改的过程中,突出群众至上,问需于民。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下到一线“接地气”,积极开展“挂、包、帮”和党员到社区报到活动,通过干部深入街道社区,蹲点入户、结对帮扶,贴近群众察看民情、倾听民声。高新区推行“发现问题到一线、调查研究到一线、排忧解难到一线”,由于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伯皇IT产业园、四大社区安置房建设等工程正处于攻坚阶段,上百家企业在推进施工,社区居民和企业诉求多元化,高新区各级党员干部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下基层,进企业,进农户,与农民群众交心谈心,说发展大事、说生活难事,使群众深切感受到倾听民意的诚意和解决问题的决心。及时接受基层群众咨询、接待来信来访、解决矛盾纠纷。对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当场给予解决,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时解决不了的说明原因,制定解决方案,明确承办责任人和办理时限,限期加以解决。

    “党委成员每年下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2个月”、“2014年开会总量比2012年减少一半”、“压减2014年公用经费和项目支出财政预算”……高新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和整改进度表已经向社会公布,读着一条条细化到责任人、责任部门和时间表的整改事项,以及涉及这些事项的各类《意见》、《通知》、《办法》,以及一大批民生问题的解决,许多基层干部和群众纷纷“点赞”,大家的评价是“具体”、“实在”、“有力”。

编辑:zcm来源:信阳日报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