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桥区平昌关镇陈店小学 朱青
2013年,我通过信阳市“双千工程”招录考试成为平桥区平昌关镇陈店村小学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一年中,我始终把“敬业奉献、为人师表”这句话牢记在心,践行在工作中,以此作为人生前进路上的明灯,把甘霖洒向学生,谱写青春奋斗之歌,去收获丰收的喜悦。
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教师来说,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是亟需解决的难题。为此,我一方面向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请教,多次走进优秀教师的课堂现场聆听,学习教学经验,在教学业务上迅速成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钻研课标和课程,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环节,提升了独立开展教学的技能。在同事的帮助和自己的钻研下,我的教学技能获得了很大提升,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在学校公开课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013年12月,我代表乡镇学校参加了平桥区教学能手大赛,和其他富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同台竞技,我的优异表现获得了评委们的认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好和生活好的保障,不仅影响孩子的现在,而且还将让他们终生受益。为培养孩子们形成良好的习惯,我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严格地对学生进行课堂、集会、卫生、劳动常规的培养,还让学生们轮流当小老师,将部分“权利”下放,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热爱班级的情感,并设立“卫生星”、“守纪星”、“文明星”、“学习星”等激励学生,培养每个学生既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呈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又有“个性张扬、百花竞放”的个性特长。
由于是农村学校,学生中留守儿童很多。作为一名90后,我小时候也曾经是一名留守儿童。因此,我非常理解孩子们想念父母却无法言说的苦闷。很多家长简单地认为只要给孩子们吃饱、穿暖、给钱上学就可以了,却忽略了孩子们最需要的是情感上的关心和爱护。对班上的留守孩子,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经常在课余时间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在这样的氛围中了解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在集体中感受团结进步的力量,让他们都能够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让心灵充满阳光,驱走阴霾。农村的孩子相对于城市孩子来说比较内向,不善表达,针对农村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自费买了小红花贴纸,奖励课堂上表现突出和进步较大的学生,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大胆表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我还和学生一起排演课本剧,为他们选放优秀电影,利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灵活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想尽一切办法开阔学生的视野。班里有一个女孩,年幼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由年迈的爷爷照顾,性格内向,经常沉默寡言,闷闷不乐,说话畏畏缩缩、做事小心胆怯。了解这些情况后,我便主动接近她,找她多沟通,有意识地让她领读生字词语,多加鼓励和表扬,逐渐地她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性格也变得自信和开朗起来。我尝到了回报的快乐,也受到了启发。
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几十双期盼的眼神,我感受到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更加意识到沉甸甸的责任。我告诫自己,这份工作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如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但要想让生命丰富多彩,就要用心、用汗水去浇灌。因为只有播种了阳光,才能收获春天;只有用青春的甘霖滋润土壤,孩子们才会茁壮成长。
上一条:平桥区创新职教体制促进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