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通知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153项。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调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河南省18个项目成功入选,目前河南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9个(涉及113个保护单位)。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通过后首次评审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重点关注反映中华传统美德,与传统农耕文明、民众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价值较高、内容丰富、分布广泛、跨地域分布项目较多、影响较大等特点。如新郑黄帝拜祖祭典、马街书会、浚县民间社火、太昊伏羲祭典、洛阳牡丹花会等传统节会在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太极拳、少林功夫、豫剧、河南坠子、马街书会,钧瓷、汝瓷、唐三彩烧制技艺,朱仙镇、滑县木版年画等已经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点项目,享誉海内外。此次河南省入选的18项第四批国家级项目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传统体育、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及民俗等九大类别,项目地域特色鲜明,具有典型的中原传统文化特色。新项目入选国家级名录,进一步提高了河南非遗项目的知名度,提升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的影响力,为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河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第四批国家级非物遗名录河南入选项目名单:1、老子传说(灵宝市)2、河图洛书传说(洛阳市)3、杞人忧天传说(杞县)4、耍老虎(焦作)5、登封窑烧制技艺(登封市)6、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焦作)7、古筝艺术(中原筝派、河南省)8、遂平大铜器(遂平县)9、光山花鼓戏(光山县)10、邓州罗卷戏(邓州市)11、和氏太极拳(温县)12、麦杆剪贴(清丰县)13、淮阳泥泥狥(淮阳县)14、棠溪宝剑锻制技艺(西平县)15、信阳毛尖制作技艺(信阳市)16、买氏中医外治法(周口川汇区)17、毛氏济世堂脱骨疽疔法(新蔡县)18、浚县庙会(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