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数据显示,今年在该省参加高考的异地考生仅347人,此前该省曾预估符合条件的考生在5000人左右;辽宁省最终报名552人,而在该省就读且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也在5000人左右;另一个劳务输入大省浙江,今年异地报名考生人数为984人,远低于此前预估的近万人;河南“零门槛”的异地高考方案公布后,仅49名外省户籍考生报名。
对此,同样异地报名人数不多的安徽省有关方面人士分析,安徽务工人员数量流出大于进入,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数量总体不大。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认为,在湖北报名的异地考生仅219人,是多个因素相互影响导致的:有关异地高考政策出台时间较晚,不少外地考生已回户籍所在地报名、甚至就读。
同时,录取分数以及招录政策的不一致,也影响到考生的报名地选择。这位负责人分析,大多数考生是从考生较多、高考录取竞争较激烈的地区,流向考生较少、录取竞争较低的地区。湖北历年高考录取分数较高、试卷有难度,因此一些考生即便符合异地高考条件,也会考虑异地高考是否能得到比原籍更好的竞争优势。
这位负责人预测,经过今年的“试水”磨合后,随着以后报名时间及招录计划的调整,异地高考人数会出现逐年攀升之势。
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开放异地高考,利益考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每个家庭及考生都会根据自身的现实利益作出最佳选择。对于异地高考首度“破冰”之举,他说,“这说明,推进异地高考并不难,只要下定决心,这一政策便可切实推进。”(陈华 邓崎凡 张翀 吴铎思)
上一条:
高考期间中东部地区将有大范围降雨
下一条:
回眸明星求学路:姚明最大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