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从本月中旬开始,教育部将派出10个检查组,在全国严查奥数班、占坑班、择校非等问题,但是这样的检查能改变早已成型的升学利益链吗?
教育部中科协等五部门曾在2010年推翻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的方案,这个方面正好是针对三年后也就是今年高考的学生。
在调整之后,原来可有保送资格的全国决赛及省一等奖的奥赛学生今后都不再具备保送的资格,对此国家督学北京11学校校长李希贵认为,这种风向标的调整应该能让学生和家长变得更为理性:
李希贵:过去我们对这种学生照顾相对很大,就是省级一等奖的学生都可以享受保送和加分的政策,带来的后果就是大部分学校里,几乎相当比例的学生参加竞赛,有些学生并不具备参加竞赛的条件,但是有时候为了取得这样一个加分和保送资格,他们也在勉强参赛决赛,淡化这样一个政策对学生理性选择竞赛,是有好处和有帮助的。
高考这根指挥棒不再主敲奥赛了,那么奥赛班会就此销声匿迹吗?刚上四年级的小学生张浩林新学期里异常的忙碌,除了日常的课业奥数仍然占据了他绝大多数的课外时间。
张浩林:我在这里上数学课,老师也给我讲了一些课外的奥数题,觉得也是有点难,有点吃力。
而小浩林的爸爸直言上奥数班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现在小升初说是就近入学,可实际上不管在哪儿都还是要考试的,而奥数正是必考的项目,那些重点中学尤其偏爱通过奥数选拔出来的孩子。
浩林爸爸:我们学历都不算低了,但是都比较难辅导,因为它有很独特的一套思维方式和作题的技巧,我不敢平它适不适合,我改变不了它我就只能适应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