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去创业!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
创业,让梦想绽放
包春雨
金雷
胡玉军
陈吉星
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大学生正成为最富成长性、最具潜力的创业群体。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不到1%,其中创业成功率不到10%,低于欧美等国。大学生创业是一种怎样的滋味?会遇到哪些困难?对心理和技能有哪些考验?让我们走近创业者,听他们诉说。
——编 者
不论最初多弱小,坚持到底就有希望
头笔生意赚8元
包春雨
我有颗不安分的心。从南京工程学院毕业后,我到江苏丹阳市后巷镇当了一名“村官”,但心里总有一种创业的冲动。
想创业不代表可以创业成功。我有自知之明,刚毕业没有社会经历、没有人脉、没有信息、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我自嘲是“五没”。如果盲目投资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我给自己的创业项目定了标准,那就是既不用投入太多的资金,又可以展现自己长处,而且有复制的可能。围绕这个标准,我把目光投向了淘宝。
我常向刚毕业的大学生推荐淘宝创业,因为在这里开店几乎不需要什么投资,成本低,适应性广,还随时可以转行经营别类商品。有了大方向,一个现实问题摆在我的面前,我的淘宝店卖什么。起初,我想到了后巷镇的钻头厂家,我可以就近取得货源,再到淘宝搜索了一下,做钻头的店铺寥寥无几,竞争应该不太激烈吧。但再一调查淘宝的顾客群,发现基本上都是学生、白领、单位员工,他们恐怕不需要钻头。第一个项目被自己否定了。
我创业选取的第二个项目是太阳镜。我托了熟人到丹阳市眼镜市场里的一家店铺谈好了代售,然后在网上研究了热销型号,又跟实体店铺约定好,先拍了照片放在网上,有客户再请实体店铺代发货。为了赢得客户,我还专门约请了两个摄影专业的同学帮我拍图片,然后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把图片一张张处理好,打上自己小店的水印上架。当时我很满足,觉得万事俱备,就等着买家来点击了。可接下来的事情让我大跌眼镜,由于信用度较低,整整一个月只有几个人询问,没有人购买。这时我才发现,没有一手货源、从经销商进货,既不稳定也没有价格优势。我又一次退回原点。
创业不言弃。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本地有做烟嘴的企业,就去厂家看了产品,表达了在网上开店的意愿。厂家当时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外贸订单锐减,也乐于看到有人帮助他们开拓国内市场。这次我准备得更充分一些,进了一批货,购买了一系列诸如纸盒、胶带、拍摄图片的底板等材料,印制了店铺名片,自己试验了烟嘴效果,精心为每个型号的烟嘴拍摄了效果图片,仔细处理好每张图片,在2008年3月23日,“狗不理的烟嘴专卖店”正式开张。一星期后,我迎来了有生以来第一笔生意,有人点击购买,我找了快递把东西仔细包装好寄给客户,很快收到了客户的好评。这笔生意我赚了8元钱,钱不多,却是一个好开端。随着信用一个一个增长,每天的进货、拍摄图片、处理图片、宝贝上架、跟客户接洽、包装发货、颈椎酸痛等等都比不上那种幸福感,就连星期天有热心人给介绍对象都不想去看,可以说是进入一种疯狂的、全身心投入不知疲倦的状态。如今,我的淘宝生意风生水起,平均每月盈利可达2万元。
创业之初曾觉得自己很卑微。别说知名企业,就是跟那些大一点的店铺相比,都没有能力竞争。但是做到今天,我真正感悟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去干,虽然开始很弱小,但我坚信一定有一天可以成为参天大树,关键是要行动,要坚持,成功往往就在坚持的最后一刻。
创业过程,一路辛苦一路欢乐
和老爸一同创业
金 雷
对很多上海的同龄人来说,大学毕业后最好能进外企、当白领。我却有着自己的创业梦想。我从小爱好电脑,大学选了计算机专业,读书期间就和同学们创立一家网站,组织了数次大型多校联合活动,日均在线人数上千人。
可是事与愿违,临近毕业,跟我一起奋斗的同学们必须在找工作和继续经营网站间做选择,而网站当时的规模和商业收入远没有到足够支付所有人工资的水平,于是,初次创业我失败了。我进入外高桥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一干4年多。
第二次创业的起源是父亲。父亲是买断工龄、从黑龙江返沪的老知青。上海生活成本高,经济压力大,父亲想办个照相馆赚点钱。可是了解下来照相馆的前期投入非常大,光门面的租金就不堪承受,我就建议父亲只搞影视后期制作,以工作室的方式做录像带转换、光盘制作等。
父亲文化程度不高,电脑对他是高科技。父亲有不懂不会的东西,都由我先去网上查资料学会了再教给他。手把手教父亲的过程中,我对视频编辑领域不断加深了解。那段时间,我和父亲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有时候晚上躺在床上都要探讨摄像技术,一聊就是大半夜。
2009年开始,市场出现高清摄像机,我和父亲一合计,立刻投入几万元新购置一台索尼高清数码摄像机,但是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并没有什么反响。我们俩分析,主要是高清摄像是新生事物,市场知晓度和接受度不高,而且我们没有正规经营场地,很少有客户能直接找到他们。我决定试水网络推广,通过上网发广告、建网站的形式来推广业务。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收入翻了几番,主营业务也从传统的后期制作和拍摄婚礼拓展到拍摄商务会议、活动庆典和演讲培训等等。
国际金融危机,我在外高桥的公司效益不佳,年终奖大幅缩水。而工作室开始接触一些企业客户,要求提供发票、看营业执照。我决定放弃白领工作,同父亲一起走正规化道路,开办一家有限责任公司。这时,上海正大力鼓励青年创业,我们入驻了卢湾五里桥青年创业孵化园区,在这里开办公司不但注册费全免,还可以享受街道、区两级优惠补贴。在园区孵化中心的协助下,我们拿到公司营业执照,也有了合法的营业场所,圆了多年的创业梦。原来的上海金像数码影视工作室更改为上海金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实现了质的飞跃。
现在的上海金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高清摄像摄影、后期剪辑、蓝光光盘制作为核心业务的专业影视摄制机构。2010上海世博会,我们承接了“永恒世博”——中华文化艺术博览会的拍摄,后来还承接了世界生物制药生产峰会、世界疫苗生产峰会等拍摄项目。创业路上,我们父子俩一路辛苦,收获一路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