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社会新闻

5000万条个人信息被非法贩卖 保护隐私从自己做起

2013-07-13 08:44:37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刘琼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5000万条个人信息被非法贩卖

  2012年,国内网络个人信息被盗情况严重,直接危害公众利益。《报告》指出,我国境内的钓鱼网站多达22308个,2012年接收到网络钓鱼类事件举报9463起,较2011年大幅增长73.3%。

  有54.8%的钓鱼网站主要是通过仿冒网上银行来窃取用户的银行账号、密码等网上交易所需信息。此外,黑客还会在网络中植入木马程序,窃取用户的网络社交工具后,利用亲属、朋友间的信任关系,向好友发布虚假的借钱信息,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张女士正是在无意间点了一个朋友发布的带有木马信息的网址后,遭遇到QQ号码和微信账号被盗的尴尬事件。

  早在2011年,CSDN、天涯等知名论坛的用户名和密码被盗的新闻曾名噪一时。同年,多个国内电商网站的用户个人信息也相继发生泄漏。《报告》统计,2012年有50余个网站的个人信息数据在网络中被贩卖,其中已确认为真实信息的数据近5000万条。杜跃进指出,网站安全仍然面临严重威胁,盗取个人信息一直在网络中大量存在,获得经济利益是黑客最大的动力。

  保护个人信息,从自己做起

  针对网络上各种个人信息被盗取的案例,杜跃进表示,要防范类似事件发生,首先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第一,使用网上服务要有自己编制的密码,密码设置不要过于简单,因为黑客都掌握各种密码集合,过于简单很容易被盗取,而在不同网站使用相同用户名和密码更是大忌;第二,在公共场所使用电子邮件、网络支付要小心,不要轻易点击各类来源不明的链接;第三,电脑中要装有最基本的防护软件。

  据杜跃进介绍,目前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了防止个人信息被盗,也建立了一些提醒机制,比如说针对用户在其他不正常地方登录的提醒,以及在网络聊天中提到金钱、账号信息时,要求用户不要轻易相信的提醒。“这些环节都是技术上的措施,缺一不可。”

编辑:xynews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