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认为,垃圾是废物且有害。故而,常常把对社会有危害的人比喻为“垃圾”。时代变了,观念也随之变化,尤其是科技的发展,我们对垃圾产生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那就是相当一部分垃圾不是“废物”,而是一种再生资源的“宝贝”。然而,我们却由于种种原因,竟然把“宝贝”当做废物给扔掉了。对此,我们或全然不知,或明知故犯,岂不令人痛心?
近几年,市政府加大环卫投入,更新了1500多个垃圾桶,其中双筒型大约有800多个。然而,财力的投入,却成了“美丽的摆设”。原因何在?据记者实地采访了解,是因为市民缺乏垃圾分类知识、市民垃圾分类意识淡薄、环卫工人混装运送、我市暂未实行垃圾分类,其次是我市还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相关设施不完善,垃圾运输和终端的垃圾处理环节上,都还没有实质性的“分类”等等。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却觉得有很多应该改进的地方。在我们建设文明城市、生态城市、美丽城市和魅力城市的当下,更应当让市民认识到正确处理生活垃圾,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市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再者,既然我们“相关设施不完善”,还无力进行垃圾分类,把有限的财力放在分类垃圾箱的建设上,是否有“秀美丽”之嫌?何不退而求其次,多花点精力做一些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等基础性工作。
令人欣喜的是,据悉,我市将引资建设垃圾无害化分类处理企业,垃圾的变废为宝即将变为现实,资源再生、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阳光将照耀在信阳的大地上。因此,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自觉地将可利用的垃圾都变为美化和建设城市的“宝贝”。李小然
上一条:网友接力传爱心
下一条:分类垃圾箱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