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市民向本报打来热线称,市区两座人行天桥成了“摆设”,选择过天桥的行人很少,对此本报派出记者,兵分两路,分别前往东方红大道市三小门前和京汉街的两座天桥实地采访。
本报记者 吴 楠 周亚涛 实 习 生 陈革荣 李鹏程
市三小门前人行天桥:1小时仅5人通过
7月26日上午10时左右,记者来到了市三小门前的人行天桥蹲点守候,此时的人行天桥空荡荡的,没有一个行人通过,与旁边红绿灯十字路口人流、车流不息的人行横道比起来,人行天桥显得尤为“寂寞”。
等了20多分钟后,记者才发现了第一个“过客”,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平常过学校门前的马路都是从天桥过的,妈妈嘱咐我,这样比较安全。”小家伙腼腆地说道。
又10分钟过去了,记者才在人行天桥上发现了第二个行人,不过是附近路段的环卫工人,上去清扫了地面,转身又下来了。
在记者蹲点守候的整整1个小时内,仅有5人经过人行天桥,而附近人行横道通过的人则不计其数。
为何不选择更加安全的人行天桥过马路呢?记者采访过路市民得到的答案也是多种多样的。
“天气那么热,过人行天桥还要上下楼梯,太费劲了,我一般都不走天桥的。”撑着太阳伞在路边等候绿灯的王女士这样说道,“旁边就有直行的人行道,等绿灯也就40秒的事,何必要绕远路呢?”
同时也有市民向记者反映,人行天桥上比较脏,气味难闻也是他们不愿意走的原因。“人行天桥上面都挂着巨幅广告牌,有些市民不注意个人形象,随意在桥上大小便,将天桥弄得又脏又臭。”市民赵先生说道,他就曾在晚上看见有人在天桥上方便。
人行天桥附近的交通协管员告诉记者,即使是上下班高峰期,天桥上也是“人烟稀少”。也只有在市三小学生上学和放学期间,才会有部分小学生走天桥。他们在此也呼吁广大市民,尽量选择走人行天桥,“虽然绕得远了点,但毕竟安全。”
京汉街路口人行天桥:就近选择,咋近咋走
当日上午,记者也来到了刚投入使用没多久的京汉街人行天桥,这里的情况跟市三小门前的天桥有点不同。
在10分钟内,记者发现从青龙街前往京汉街的行人都会从人行天桥通行,而从市第一人民医院方向前往京汉街的行人都会走人行道,则很少有人会绕道到100米远的人行天桥上。
此外,记者还观察到京汉街人行天桥上方的人行道上的绿灯仅有20秒,很多从市第一人民医院前往对面的行人都是匆匆走过斑马线,如果慢悠悠地过马路,20秒钟极少能有人通过人行道。
面对记者“为何不走人行天桥过马路?”的询问,匆匆跑过人行道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我从市第一人民医院到京汉街,走斑马线比较近,再说大夏天不愿爬楼梯,望着人行天桥一层层的台阶都迈不开脚啊,还是习惯走斑马线。”市民李女士则告诉记者:“烈日下走人行天桥太晒了,天桥上光秃秃的,要是上面有个遮阳篷,我愿意从天桥上走。”
而经常穿行于京汉街和天桥街之间的铁路职工周先生告诉记者,很多时候大家过马路都是采取就近原则,咋近就咋走,从人行天桥走虽然绕远了一点,但是很安全,这地方每天的车流量都很大,横穿马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大家不走人行天桥,还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到位。
采访手记
人行天桥为什么没有行人?
人行天桥又称人行立交桥,一般建造在车流量大、行人稠密的地段,或者在道路交叉口、广场及铁路上面,按照规定,人行天桥只允许行人通过,是用来保障行人安全穿越路口的便捷设施。然而,我市市区的两座人行天桥上却鲜有行人通过,“上下楼梯很麻烦”、“浪费时间”、“直穿马路能省事儿”……采访中,市民不走天桥的理由各式各样。
随着全国各地都在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很多不文明现象也渐渐展现在公众眼前。近日,某地有位大妈乱穿马路被交警拦了下来,大妈却理直气壮地教育起交警来,时间是很宝贵的,每天多绕几百米,人生很大一部分时光就都荒废了。此语一出,瞬间红遍网络,这位大妈的话乍一听,确实道出了很多城市道路设置的不人性化,一时间也让很多人拍手叫好。但是,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每天走路多绕几百米是为了安全着想,排队多等候几分钟是为维护公共秩序出力,难道这能叫做“荒废人生”?
市政设施固然需要更人性化,但是人心的浮躁也该好好降降温。每天多花点时间遵守社会秩序,看似耗费了时间,其实是实现了效率的最大化。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你我都去维护遵守社会秩序,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文明、便捷。
上一条:大坝乘凉好去处 乱扔垃圾让人忧
下一条:我市侦破20余起“白日闯”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