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蛤蟆,这几个字你会写吗?在央视汉字听写大会上,只有30%的成人写对这3个字;间歇,这个日常书面语,听写错误率竟高达40%。央视科教频道近日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引起很多人关注。“很多人都不会写字了”“你有多久没有用笔写过字了?”节目播出后,不少人感慨道。
针对央视汉字听写大会上听写的间歇、癞蛤蟆、熨帖、黏稠等几个词汇,记者第一时间自测发现,有些字写出来似像非像。而在开斋节假期,记者随机测试身边五六名大学毕业生,很多人听到这些熟悉的汉字时头脑一片空白。银川双信咨询有限公司的陈小姐大学毕业6年,记者让她写间歇、癞蛤蟆、熨帖、黏稠等几个词汇时,她只写对了间歇,癞蛤蟆的“癞”字,黏稠的“黏”字。熨帖的“熨”字只写了个大概,其实她写的这些字不是少笔划就是错字。“经常用电脑打字习惯了,现在要写字的确有点困难。”正复习考公务员的刘女士说。受访者表示,现在的工作主要靠电脑来完成,已很久没拿笔写过字了。西夏区一事业单位的陈女士说,“现在写得最多的也就是自己的名字,很多汉字都忘记怎么写了”。
对于提笔忘字的情况,宁夏社科院学者姜歆认为,由于电脑网络、办公自动化的普及,现在许多单位已告别了纸笔,所有行文乃至签名都是在网络完成,各种网络输入法很容易让人产生依赖。有些人手写不了漂亮的汉字,通过电脑也能打印一篇字迹工整的文字,也正因此,汉字书写被弱化,今后见字如见人会越来越难。姜歆表示,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与书写输入方式的变化,“会认不会写将成普遍现象”的情况将出现,依赖拼音、依赖声音、只看模样、只看表象、很少去写、很少动手、更少动脑去想,这是提笔忘字的主要原因。他建议,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电脑的同时,应坚持练字、写毛笔字,或养成定期阅读的习惯,多阅读文章,能够强化对汉字形状的记忆。(《新消息报》记者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