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张勇)10月28日18时45分,家住羊山新区的张先生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最近忙不忙呀?这长时间咋不联系了?”听到对方像老朋友一样问候,张先生一愣,大脑快速搜索,是哪位朋友呢?张先生看看对方的手机号码,是13928850161,好像是外地的手机号码,对方说的是带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于是,张先生就问对方,你是哪位?“老朋友啦,连我都不知道?”“请问贵姓呀?”“我是老陈。”“哪位老陈呀?”“陈卫东。”“我没有一个叫陈卫东的老朋友,你是不是搞错了。”听到这句话,对方“咕噜”了一句,急忙挂掉电话。
事后,张先生感觉对方不像是打错了电话,于是在网上查看这个电话号码的出处,网上显示,该号码来自广东省广州市。联想起以往的电话或短信诈骗,张先生感觉这种老骗术变个新花样又来了。
29日,张先生和同事谈起此事,曾经接到过此类诈骗电话的同事说,这类诈骗者从一些非法的“信息公司”购买了大量手机号码及机主信息后,以熟人的身份给机主打电话、套近乎,进而实施诈骗。诈骗者的目的往往让受骗者往银行卡里汇钱。这些诈骗者大都来自广东地区。
25日,在我市一家新闻单位工作的王先生也接到一男子打来的电话,这名男子开口便问:“老朋友忙吗?”王先生听他口音好像是自己广州的朋友。这名男子搭上关系后便告诉王先生自己换了电话号码。次日,这名男子又打来电话,电话那头语气很着急,称自己在歌舞厅出了事被抓,不好意思跟家里人说,需要一些钱摆平,想借一些钱。王先生找了公安机关的朋友了解相关情况,发现并没有同名的人被抓,这顿时引起王先生的警觉。当陌生人再打来电话,王先生便问他是否还记得去年跟谁来的信阳,这名男子吞吞吐吐露出了破绽。
为什么陌生电话就会让人们轻易相信呢?王先生说,其实是犯罪嫌疑人利用了人们的思维定式。
“我是老朋友啦!你没有南方的朋友吗?”听到这句话,人们自然就想到了南方某位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随后脱口而出:“哦,你是李某某吗?”这时,对方则顺势而下,而你便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就是你的那位朋友,因此没了防备。
“其实,骗子的招数并不一定很高明,很多情况下,是被骗的人自己说出了自己的某些情况,而被对方利用。所以,接到这样类似不自报家门的电话,说话则要谨慎了。同时,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刨根问底,哪怕真的错了,再向对方解释,也不能冒风险。如果对方说自己是某个朋友时,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说出一个名字,这样会让自己顺着行骗者的思路,越陷越深,导致上当受骗。”王先生说。
记者在近期的采访中了解到,临近年底,利用法院、银行、房东、中大奖、老朋友等名义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越来越多。本报提醒广大市民接到上述信息时要保持高度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上一条:冷天气带来“热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