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社会新闻

长江捞尸人“法则”:不拉上船 套绳水中拉着走

2013-11-11 10:31:39 来源:华西都市报作者: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水鬼”的真身

  杨华在泸州这片水域已“工作”13余年了,他第一次捞尸是在2004年,当时是一位家属找到他,希望能帮忙找自家落水的女儿。正是用“软钩”,大约1小时后,杨华便将尸体在女孩落水不远处捞起。

  杨华说,自己大约捞过30余具尸体,大部分是由于意外溺水身亡的,对他来说,最难过的莫过于看到打捞起的尸体,已经腐烂、肿胀、面目全非。“我们不会把尸体拉到船上,只会用绳子套着在江水中拉着走。”

  泸州有两江,水情各不同,在沱江,由于水流缓,溺亡者的尸体一般不会被冲太远,“水鬼”会选择在其落水不远处寻找。而长江江水湍急,尸体一般很快会被冲到下游。找尸,就变成了一个需要技术的活路。

  根据杨华多年的经验,管驿嘴是泸州出现最多落水情况的地方,而弥陀那段水域则是尸体最容易被发现的地方。

  “水鬼”找尸体,通常会沿江向下游走,专门找寻江上的“回水沱”(即水流转弯回旋的地方),因为人溺亡后,尸体顺江而下,遇到这样的回水地带便会被卷进,在里面“打圈圈”,这时如果前去打捞就很容易找到。“最容易发现尸体的地方一般有黄舣、弥陀、白沙等地水域。”

  在和杨华的交谈中,记者发现,他的船上有许多活鱼,原来,捞尸并不是他的主业,他其实是一名渔民,“水鬼”只是他另一个身份。

  “水鬼”的报酬

  “捞尸”的市场价究竟是多少?究竟是利益驱使还是同情心使然,让为数不少的泸州渔民,愿意做这个“晦气”的工作?

  知情人士透露,打捞的价格并没有定数。一般情况下,打捞前,渔民会和家属商量,甚至有时他们会根据对方的经济情况而临时“要价”,有时上万元,也有两三千元,或者更低的。

  2012年的一天,是泸州市纳溪区王女士一家的噩梦,自家小孩因在江边戏水不幸落入江中,听到消息后她立即前往事发地点,但当她赶到时,孩子早就不见了踪影。此时,距孩子落水已有一个多小时,为争取时间,王女士和附近的渔民商量,帮其打捞,经过长时间的寻找,孩子最终被找到,但已没了呼吸。

  据了解,王女士按之前的协议付给了渔民1千元酬金。“即便寻回的是尸体,对我们家属也是一种安慰。”王女士说。

  而用“业内人士”杨华的话来说,家属的感激,对他们来说,很多时候比金钱还要珍贵。

编辑:刘远强来源: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