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社会新闻

长江捞尸人“法则”:不拉上船 套绳水中拉着走

2013-11-11 10:31:39 来源:华西都市报作者: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生存现状

  很多渔民并不乐意做“水鬼”

  “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没有一个职业捞尸人了。”袁丁,长江航运公安局泸州分局的一名资深法医,他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处理江面上的浮尸。他说,现在还在捞尸的人,都是像杨华一样的渔民,捞尸对他们来说,最多算是“临时工”。

  袁丁告诉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家属通常寻人心切,自己会主动去江边找渔民帮忙打捞,正因为他们的请求,才会有渔民兼职“水鬼”参与打捞工作。

  但即使有事先说好的酬劳,也并非所有渔民都愿意做这个事情,“这不是一个人人争抢的活路。”水上民警小卢从事相关工作已3年有余,他说,其实很多渔民并不乐意做这样的事。一是因为危险,二是因为晦气。

  杨华是个“水鬼”中的另类,“我帮人捞尸从不收钱,但别人要收。不过说实话,捞尸没有捕鱼、养鱼赚得多。”杨华说。

  管理现状

  捞尸交易在减少 长江上的秩序正在规范化

  2010年的一天下午,有渔民在江边发现了一具浮尸,随后他将尸体拉上岸,打算联系家属认尸,但一旁看到情况的市民报了警。不久,包括袁丁在内的3个民警赶到现场。

  谁也没想到,渔民却将尸体悄悄藏在了漫无边际的江水中。“因为将尸体交给警方,他们拿不到钱。”一知情人士说。随后,袁丁对渔民进行了长时间劝说,但他仍不愿意交出。无奈之下,民警将其带回调查,最终,该渔民成为了泸州市第一个因“挟尸拒给”而被处罚的人,袁丁说,他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条例。

  不过,这样的例子只是极少数,常年和渔民打交道的袁丁回忆,在其20余年的工作生涯中,只遇到过两次。

  现在,渔民和家属“私下寻人”正在不断减少,长江上的秩序正越来越规整。

  袁丁说,究其原因,第一是因为长航泸州警方在泸州知晓度的提高,一旦有亲人落水,家属第一反应是报警,警方的及早介入能减少渔民捞尸这样的情况发生。第二是近来水上民警和各地派出所的配合越来越紧密,一旦发现浮尸,地方派出所会直接通知水上警察,信息畅通,自然减少了其他人让“挟尸要价”钻空子的机会。当然,面对性质恶劣、无理取闹渔民的惩罚愈加严厉,也是一个客观因素。

  11月的长江泸州段,正是非休渔期,许多不怕冷的渔民,还在江上作业,那些偶尔扮演着“捞尸人”角色的渔民,他们的这一身份,会不会消失,或应不应消失,这个问题,也许,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有答案。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龙沁怡 实习生 周骏枫 摄影报道

  ■名词解释:

  “水鬼”,指的是江面上的捞尸人,“鬼”有神秘而机警的意思,这些人,大多对江水流域非常熟悉,具有长时间的打捞经验,但更多时候,“鬼”又指他们隐秘的身份。

  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长江泸州段每年因意外溺水身亡的人,约有数十人。当然,并不是所有尸体都会上浮而被发现,有些尸体,沉入了江水中,如不被打捞,或许就再也不会被发现。而被捞起的尸体,其中一部分就来自“水鬼”。

 

编辑:刘远强来源: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