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锐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过去人们生活节俭的写照,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着装观念也不断在更新和变化,家家户户每年都会淘汰一批样式过时或不合身的旧衣物。如何处理旧衣物,让市民感到十分纠结,丢、送、捐、卖、改,哪种处理方式才是旧衣物的最好“归宿”?没有正规机构回收、送人没人要、弃之可惜、捐赠不受理,回收循环利用的技术相对欠缺,淘汰的旧衣物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堆在家中成“鸡肋”
“单位前几年都有捐赠衣物的活动,我把一些不穿的衣服都拿来捐了,这两年,单位没有举办捐赠活动了,我家里现在还有一大堆衣服正不知该如何处理呢?”市民张女士说。
“我们年轻人就穿个款式,去年的衣服今年就不想再穿了,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又没有兄弟姊妹可以接着穿的,丢了吧,衣服都还是新的,觉得可惜,不丢吧,家里又没地儿放,真是愁死我了。”刚上班的90后女孩小莉告诉记者。
“家里实在没地儿放,亲戚朋友中又没合适的人穿,现在生活好了,农村的亲戚也不要这些旧衣物,特别是孩子的衣服,小孩子长得快,衣服没怎么穿就小了,我就只好丢掉了。”市民李大姐说。
当做垃圾污染环境
从万人追捧的新潮款式沦落为遭人白眼的“可怜虫”,这小小衣服真可谓是命运多舛,一些市民表示把旧衣物扔掉也是常有的事,因为压根没人回收。记者在我市进行了一些调查,从正规商店到路边商贩,服装销售商们对旧衣服回收一点兴趣也没有,好不容易来了一位收废品的大娘,记者心想这下旧衣服该有主了,没曾想这位大娘说,不收,谁要啊。这位收废品的大娘告诉我们,旧衣服回收后无法再利用,加上回收价格太低,很多市民宁可扔掉也不愿为一件旧衣服多操心。
居民废旧衣物应属于生活垃圾,但在生活垃圾处置管理办法中,尚未明确提到应对废旧衣物如何处理。由此看来,废旧衣物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既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在一家垃圾中转站门口,记者看到了它们的身影。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几乎每天都能从垃圾箱里清理出大量废旧衣物,而这些旧衣物给垃圾处理也带来了很大难题。一般情况下只能和普通垃圾一起被填埋掉,一些衣物比如腈纶材质可能要几年才能分解,造成环境污染。
要捐赠 “门槛”重重
旧衣物就这样在土壤中化为乌有,不过,采访中也有市民表示想把自己的旧衣服捐赠出来,这样既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但是捐助次数仅限于单位或团体偶尔组织的慈善活动,平时如果没有这些活动,市民对捐助也是一头雾水。
我们要想捐赠不穿的衣物,应该怎么做,带着疑问,记者拨通了民政局的电话,得到的答复不容乐观。民政局工作人员称,他们对旧衣物也很难处理,根据民政部的新法规,每次向灾区捐赠钱物都要经过当地政府同意才能实施。至于平时的小范围捐物就由社会组织负责。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染,国家对旧衣物的捐赠有严格的规定,一般都要经过下面几道工序:收集——消毒——清洗——晾干——打包——集中——运输——接收人。这中间就需要一班人马和专门的仓库、场地、车辆以及大量衣服消毒清洗的费用,这个支出就不是小数目了,目前民政局没有这方面的专项开支。
回收无门,捐给一些机构也不要,难道这旧衣物除了被丢弃,真的就无家可归了吗?其实则不然,记者在信阳大别山志愿者协会就看到了旧衣物的新家。志愿者告诉我们,他们把捐赠来的旧衣物合理分类后,送往需要它们的地方,继续发挥余热,如果市民想捐助可以邮寄或送到志愿者协会总部,但是对捐赠的旧衣物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最好将衣物洗干净。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国外的旧衣市场已经相对健全,在日本共有2000多家二手服装店,店主们对店铺的个性化生存持乐观的态度,还专门成立了行业联合会,年销售额已超过2亿美元。在香港,许多繁华街道上常年设置有旧衣服回收箱,香港居民将不穿的衣服投进回收箱里,由慈善机构经消毒处理后,送给需要的人们。
上一条:此举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