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艺考开始,考生凌晨穿丝袜排队报名。美女“学霸”曾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习。 |
一考生对镜子练习播音
穿丝袜候场的考生
一考生拄拐杖进场考试
进入农历腊月,冬雪迟迟不来,天气干燥而清冷,加上时常光临的雾霾,整个城市都显得慵懒而迟滞。但在刚过去的十几天,有一群学生却频繁奔波于培训点和租住地之间紧张备考,他们便是艺考生。人们对他们抱有惯常的偏见,给他们贴上“成绩差”、“玩心重”、“不务正业”的标签。但当你走近他们,你会发现,正如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目标一样,他们辗转腾挪,也只不过为了完成一场抵达。
刘豪杰:它教会我不要放弃
之所以会在拥挤的考试候场区注意到18岁的刘豪杰,是因为他的“与众不同”。为了能在考场上有良好的形象,所有的考生都会打扮一番。姑娘们化妆穿裙子,大腿修长;小伙们衬衫西装,笔挺帅气。但刘豪杰却拄着一双拐杖,左脚缠着厚厚的纱布,一瘸一拐出现在我们视线里。
凑近了问他脚的事,他腼腆一笑:“1个月前出了点车祸,骨折了。”再问细节,他缄口不言。车祸之后他去医院治疗,医生并没有明确告诉他什么时候能完全好起来,只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让他卧床静养。刘豪杰文化课成绩不是很好,所以寄希望于艺考,他报了播音和表演两个科目,想给自己多点机会。出事后,他只能每天在病床上练习,练发音、编舞曲,此中辛苦可想而知。
“你来考试最担心什么?”
“怕别人看我会以为我是残疾,其实我不是,我只是脚伤。”
上考场前,刘豪杰对自己的专业课充满自信,“我只是怕这个拐杖,我还没练习好怎么拿着它单脚站好,怕一会儿出状况。”初试很顺利,他成功拿到了复试的通知单,然而考完复试,他却显得局促不安。
“可能还是太紧张,我感觉自己说的特别不流利,估计特别差,应该没戏了。”他说完呵呵地笑,当时天色已暗,看不清他的表情,却能从他的语气里多少听出些失落。
因为播音的考试都是当天出成绩,每过多长时间,工作人员就开始在场外发放成绩单。听到念到自己名字,他立马开始张望,同行的伙伴帮他拿到成绩单,他焦急地询问起来。
“刘豪杰,你好厉害考了320多分啊!”一个姑娘大声叫到。播音考试满分400分,300多分已经远远超过了每年的平均分数线。
摄影师在一旁拍照,闪光灯打在刘豪杰脸上,定格下他那一瞬间错愕和惊喜的表情。
考场上,考官问他:“如果你拄着双拐通过了考试,你会怎么想?”他答:“我会觉得不放弃是值得的。”私下里,他告诉我,那场车祸改变了他许多,他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更想去尝试坚持。
很多事情,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才会看到希望。也许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越是觉得命运跟自己开玩笑,骨子里的倔强就越长势凶猛,直到支撑自己扛过去,扛过去,就是碧海蓝天。
崔庆伟:我有一个播音梦
每个人学生时代的记忆里,都会有一个“学霸”,在郑州高新区附近一个艺考培训班,崔庆伟就是同学们眼中的“学霸”。
崔庆伟的文化课成绩并不差,按他的话说,他本可以靠文化课考取普通一本。去年艺考他成绩330多分,不成想文化课遭遇滑铁卢,不得已复读。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靠艺考来给自己“保底”,考一个好大学,但他却不这么想:“我是真的喜欢播音,主播的那种气场非常感染我。”
崔庆伟就读于河南省实验中学,考试前,他住在高新区培训班附近的宾馆里。一开始,他白天在培训班上课,晚上回学校上自习,同学们在教室看见他,都会挑逗似的惊呼“学霸你回来啦!”然后变戏法一样找出一段新闻稿,“来来来给我们播一段。”
说到考试,他担心的不是别的,而是自己的“长相”。因为播音主持多多少少看重形象,曾有培训班老师毫不客气地告诉他:“凭你这张脸,很难拿到350分以上。”为此,他只能不断的在自己的声音上下功夫。但转念想,能说出只担心长相这样的话,他的自信也可见一斑。今年,他的目标是武汉大学。
对于高考后的两个多月假期,崔庆伟有太多的憧憬。拍照、旅行,这些一般人有的想法他也不例外,但令人吃惊的是,他还想利用这假期自学完大学课程,甚至现在已经规划好了大学里考研的事情。复读的一年让他从浮躁变沉稳,他希望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骄傲被现实打败的时候,但那些打不死的,才配叫做梦想。我们无权去对一个19岁少年的想法做出评判,因为年轻的生命里,一切皆有可能。
王梦晗:我想离他近一点
十几二十岁正是女孩子爱美的时候,王梦晗也不例外。因为所在的艺考培训班男生居多,性格活泼的她很受大家喜欢。但是跟她细聊,又会觉得她并不是那种大大咧咧的女孩子。
长的漂亮、学习成绩好、多才多艺,她几乎具备了“好孩子”的所有元素,从小便在别人的夸奖中长大。但越是这样的孩子,每一步走的越小心翼翼,生怕哪一步失误被别人拿去笑话。因此,在高考这件事情上,王梦晗更是心气很高,生怕辜负了谁的期望。
与崔庆伟一样,她也是复读生,今年“高四”。高三时,她的学习状态近乎疯狂:每天3点起床,11点睡觉,“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其余时间都在学习。”艺术生考试分统考和单招,知名大学往往要求考生在通过统考之后参加学校单招考试。去年,王梦晗一共参加了6个学校的单招,辗转全国5个地市。去武汉的考试因为赶上春运,没有买到火车票,她和家人一路从郑州站了过去,下车时腿已不听使唤。可惜,最终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够高,她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选择了复读。
今年,她显得从容的许多,无论是面对复习还是考试,都多了一份坦然。但她的目标依然不低,最想考到北京的学校,因为有个一直鼓励她的好朋友在那里读大学,他与她约好高考结束后一起旅行。王梦晗希望自己能够考到北京,离他更近一点。
年轻的时候,总是特别容易去相信,因为一个小小的约定,就能拼尽所有的力气。总希望自己优秀再优秀一点,让你遇见一个最好的我。
在庞大的艺考生队伍里,美术类考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郑州中原区老的居民区有间画室,由一个汽车维修学校的教学楼改造而成,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来这里学美术的学生却络绎不绝。黄盼盼今年18岁,来到这里已经小半年,当时交了8000元的学费,据说根据地域不同,交纳的学费金额也不一样。素描是美术考生的必考课程,为了考试的时候能发挥的更好,他们平时会写生或者临摹各种角度的人物素描。教室的拐角处就是学生宿舍,除了吃饭和买一些生活用品,考生们几乎不下楼。
午后,几个学生正围着老师挑选适合自己的大学。“你考川美怎么样?”“不行老师,四川的饭我吃不了”学生说到。“那大连工业怎么样?”“大连好吗?”老师:“挨着海当然好了。”
作为高考大省,河南每年参加艺考者众多,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河南艺考人数达8.9万人,而艺术类本科当年录取人数不足3万人。如果说艺考是在走捷径,那么对成千上万个考生中的每一个人来说,这条路他们走的并不容易。在现在的教育背景下,高考于他们仍是成长中很重要的一环。“曲线救梦”也好,“绕道取巧”也罢,只愿那些努力过的人,终能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