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玲
有人曾说过教育是充满情感,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由此可见,现代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情感教育。如果语文课堂教学能做到“披文以入情”,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情感上认同并引起共鸣。可见用情感来打开学生心扉,意义非常重大。下面是我在语文情感教学方面的一些尝试及做法。
精设导语,点燃情感。导语对于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因为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深入教材,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以自己之情点燃学生之情,才能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感中,让学生置身其境,如闻其声,如嗅其味。
真情诵读,诱发情感。好的作品都具有优美的艺术境界,好的诗文三分分析七分朗读。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富有魅力;时而澎湃激越,直抒胸臆;时而明丽舒畅,惬意荡漾。这样的朗读,能诱发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波澜,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教师引导学生从诗的情感色彩体会到具体形象,是培养学生从感悟到产生情感的过程。那时,谁不被诗的艺术折服,谁不为之动情?
注重探究,析出情感。语文课文中的情,不仅蕴含在主题风格中,而且以文中字句为载体表现出来。注重语言的剖析,同样也是进行情感教学的重要手段。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弄清词语的褒贬色彩,让学生具体分析词语、句子表达思想感情的效果。
联系实际,体验情感。作品表达的是作者的感受,由于年代不同,社会阅历不多,可能一时还不能体会作者的感受,这时,教师可适当介绍时代背景,联系一下当时实际,这对于加深学生认识,激发学生共鸣有很大作用。
总之,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粘合剂,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杠杆,以文激情,以情移性,着眼于现代教育的需要,适应了中国现阶段的教育要求。只要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智能,那么情感教育的春风必将化作甘霖,使学生的心灵之花竞相开放。(作者单位 光山县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