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董勇 马珂)“丁零零……丁零零……”一阵清脆的铃声,伴着苍劲有力的呼喊:“收垃圾喽!”这是日前记者在申碑路见到的浉河区创卫工作新模式。
60多岁的环卫工人邱花修穿着黄色环卫工装,拉着垃圾车在申碑路各家门店前缓慢前行,不停摇动手中的铜铃,大声提醒着商(住)户收垃圾。“我是保洁公司的,公司规定我们每天早上8:30到10:00,下午2:30到4:00,晚上8:00到9:00摇铃收垃圾,这几个时间点是公司根据沿街门面(住户)开门时间定的。其实,除了规定的那几个时间点外,我们自己还不间断收集。”
据浉河区市政管理执法局环卫股负责人介绍,自创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区不断加大创卫宣传力度,在电视、报纸上作了专题宣传,分发创卫传单上万份,加强市民主动参与创卫的意识。区里专门购买了新式铜铃120余个,分发到环卫工人手里,在区属作业范围里推广摇铃收垃圾。“市里每月对各作业区进行考评,财政上每月还拿出10万元对各优秀作业区进行奖励。在今年3月的点评会上,我区的申碑路作业区摇铃收垃圾的做法得到市领导高度认可,领导夸奖我区创卫工作做到了人性化,这个做法要推广下去。”
浉河区一家保洁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摇铃收垃圾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沿街门店垃圾袋装化,等收垃圾的铃声和呼叫声响起时,大家就知道可以把垃圾拎出去了,这样可以避免垃圾转运而造成路面的二次污染,还能保证垃圾及时清除。特别是高温时节,避免了因垃圾堆放而造成蚊蝇滋生,臭气熏天。”
申碑路作业区路队长侯喜梅和熊永红对记者说道:“我们的环卫工人确实很辛苦,虽然我们根据商(住)户生活习惯定了收垃圾的时段,但是工人的责任意识很强,他们总是来回拉着垃圾车不间断收集。固定户还好弄些,特别是早餐店和洗车场产生的垃圾很容易弄脏衣服,可我们作业区的环卫工人不嫌脏,不怕臭。时间长了,居民都按点送垃圾,都也能支持工人的工作了,这样就实现了垃圾不落地的效果。”
当问及摇铃收垃圾推广情况时,该保洁公司负责人说:“市里要求各作业区拿出1条路作示范,浉河区则先拿出4条路来推广。按照市里的要求把摇铃收垃圾这个先进经验稳步推广下去,这一点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