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生民情

邱德军:从大山里走出的信阳茶人

2012-10-23 09:47:21 来源:信阳日报作者: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见到邱德军时,他正静静地坐在位于市区八一路德茗旗舰店500多平方米的大厅里,惬意地品尝自家茶园里炒制的一泡茶。“我从1997年承包荒山开始种茶发展到成立拥有员工300多人的德茗茶叶有限公司,平均三四年上一个台阶。”谈起这十几年来的变化,邱德军感慨不已。

    浉河区浉河港镇是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茶叶的种植规模、产量、产值、质量均居信阳乃至全国乡镇首位,是著名的“茶王之乡”。1997年年底,具有一定经营管理经验的原浉河港乡供销社职工邱德军敏锐地捕捉到茶产业发展的先机,看准黑龙潭村大片高岭荒山,果断买下500亩种植茶树。“随着茶叶产量的提高,扩大销售渠道成了当务之急。”2002年,他走出大山,在市内火车站附近开了一家茶叶店,“当时的店小得很,只有20多平方米,就是为了卖茶叶。”随着茶园面积的逐步扩大和业务的拓展,2004年8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批准,“德茗”商标注册成功。“这几年,信阳毛尖知名度不断提升,我市对茶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就认准了做茶叶生意这条路。”2005年11月,信阳市德茗茶叶有限公司正式挂牌。2005年,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经过多番实地考察,邱德军在浉河港镇再挥重笔,征得浉河港镇环湖路20余亩土地,投资200多万元,第二年建成德茗茶文化休闲中心,从而成为当地第一个征地投资茶产业的实干家。2009年5月,邱德军发起成立了以38位茶叶种植大户为骨干的联农茶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原则,不仅解决了茶农分散经营、茶叶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茶农收入,实现了分散经营小农户与农产品大市场的有序对接。”邱德军介绍说,目前,随着社员的不断增多,合作社已拥有茶园20000余亩,其中生态有机无性系标准化茶园300亩,辐射周边3个乡镇带动近千户受益。

    “目前,公司拥有有机生态茶园800余亩,员工300多人,年产绿茶干茶10000余公斤,红茶5000公斤,茶叶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因品质好,价格优,深受消费者喜爱。”邱德军自信满怀地说,“除了进一步扩大信阳的茶叶市场,我还要走出信阳,在河南省各个地市都要开分店。今年,我们德茗公司已在郑州市的郑东新区开了一家分店了。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品牌,争取用3年至5年的时间把德茗茶叶公司打造成德茗集团。”(记者 周海燕)

编辑:zcm来源:信阳日报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