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阳要闻

关注防震减灾 构建安全家园

2013-05-11 08:14:36 来源:信阳日报作者: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发送短信 XYSJB 10658300 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曹新生

    地震是人类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据统计一年约有500万次,可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大地震,每年有十几次。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和欧亚地震断裂带上,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们不会忘记地震给我们带来的沉痛记忆。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16万人受伤;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9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2013年4月20日,雅安发生7.0级地震,造成190余人死亡,受灾人口近200万人。

    我市地处“秦岭—大别山”地震断裂带上,地震形势较为复杂。主要有明港—固始、吴家店—固始两条东西向断裂和固始—商城一条南北向断裂,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历史上,1913年、1925年、1959年曾在市中心区、商城等地发生过3次5级地震。信阳及临区2008年至2012年共发生2.0级左右地震99次,3.0级左右地震6次。近年来汶川、玉树、九江、随州及周口太康地震都波及我市,对我市造成一定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震灾害潜在威胁和风险也日显突出。地震虽然只是十几秒、几十秒,却会给我们几十年来的建设成果造成巨大损失。面对地震,我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要坚持经济建设和防灾一起抓。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

    防震减灾要认真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地震监测预报水平。我市目前有信阳、商城、潢川三个地震监测台站,拥有测震、地磁、形变等观测手段。我们要加大监测密度,科学制订地震监测台网规划,在各县区建立专业地震监测台站和宏观观测站点,密切关注我市地震趋势发展。二是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按照“地下搞清楚、地上建结实”的原则,依法加强对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特别是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以及学校、医院、幼儿园等人口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从而使建筑物达到抗震要求,真正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同时开展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查明地下断裂分布,使规划、建设避开活断层,提高建筑物抵御震害能力。三是做好地震应急准备。要建立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完善各级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应急演练,建立市、县、乡、村四级震情速报网,科学规划、建设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四是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把防震减灾知识列入各类培训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和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利用“7·28”、“5·12”等地震纪念日,开展地震法律、法规和地震避险自救常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等“六进”活动,全面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防震减灾是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站在“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高度,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建立地震灾害防御体系。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请关注防震减灾工作,加强地震科普知识学习,提高防震避险技能,共同建设和谐安全家园。

编辑:wht来源:信阳日报
分享到:
0
猜您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