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务谈为民系列评论之一
□本报评论员
人是情感动物,自从有了人类,丰富的情感如雨泼洒尘世,于是成就了寰宇间最华彩的诗页。风情万种,万种风情,为民之情最崇高。
不论是杜少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还是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感念,字里行间无不彰显着为民之情。
鲁迅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感情是道德、人品、成就的基石,是事业成功的“原动力”和“催化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懂得关爱自己的亲人,才懂得关爱他人。雷锋同志说过:“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孔繁森生前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一个共产党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说的都是倾情为民的深刻道理。
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同志,曾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短论232篇。在《树立五种崇高情感》一篇中,习近平明确地要求党的领导干部要“学习和树立五种崇高的情感”:一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情怀感;二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三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四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责任感;五要学习钱学森同志的光荣感。“五种崇高情感”把为民之情归纳推崇到最高的境界。习近平在文中还指出:只有学习和树立这五种崇高的情感,才能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感情决定态度,感情决定行动。“感情深才会作风实,作风实才能促业兴”。只有情系人民的党员领导干部,才能像孔繁森、郑培民那样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急什么、盼什么,从群众角度想问题、作决策,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智慧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党的事业就有希望,人民就有幸福感。
为民之情最崇高,崇高的情感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是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眼下,做好抗旱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各级各部门的头等大事。能否做好这项工作,是考验广大党员干部心中是否时刻装着群众的试金石。在艰巨而又紧迫的抗旱防汛任务面前,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饱满的工作激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事事处处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时时刻刻不忘带着爱心、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去做工作,努力做到接受任务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就一定打好抗旱防汛这场硬仗,就一定不会辜负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