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信阳东大门的固始县,根据实际,迅速规划出以紫云英种植为主题的“东西大岗搞出口,南部山区观光游,近城地区有机稻”的发展布局。
具有多年种植紫云英历史的潢川县、商城县,把紫云英放在秋冬种的优先位置,严格落实“三定”(定面积、定合作社、定示范方),强化技术指导,启动“红花围城”工程、“花带护线”工程、“观赏花圃”工程、“种子基地”工程。
“山田秀美、风光旖旎”的罗山县、光山县,将紫云英种植与新型农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侧重于紫云英的产业化发展,做好紫云英与有机食品、出口创汇、优质蜜源、旅游产业的对接工作,使紫云英完全融入大农业、大生态、大产业体系当中。
致力于打造“蓝天、碧水、红城”的新县,提出了“山上有映山红、山下有草籽红”的口号,在主要旅游景区种植紫云英,使紫云英与油菜、小麦红黄绿相间,相映成趣。
“一脚城里、一脚城外”的平桥区、浉河区是信阳城市的“后花园”,他们把打造绿色食品基地与发展紫云英生态旅游结合起来,为信阳市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个好吃、好看、好玩的去处。
“地跨淮河两岸、兼有南北风情”的息县、淮滨县小麦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是全市夏粮粮仓。他们也主动请缨,消灭白茬田,种上紫云英。
最美信阳四月天,花山草海紧相连。如今的信阳,每到紫云英花盛开的季节,空气里弥漫着花香,田野中织出了锦绣,美不胜收的紫云英啊,红透了信阳的山山水水,绣出了别样的“信阳红”……
“紫云英计划”是信阳实施“生态农业战略”、“绿色食品工程”、“美丽生活行动”、“甜蜜事业”、“富民强市伟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许再过一些年头,信阳这张“绿色名片”会叫得更响、传得更远,产生的效益更大。
在信阳紫云英发展历史中,还有一个群体不能不提,他们就是为攻克技术难关而废寝忘食的农业科技专家们——
试验田的“坚守”与“期盼”:咬定青山不放松
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犹如一声春雷,在信阳市农科院引发了强烈反响:5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又迎来了紫云英发展的春天。
早在1961年,市农科院的专家们就开始了紫云英方面的专题研究,从搜集农家种开始,整理、筛选,优中选优,终于鉴定出最适合信阳种植的优良地方新品种,并研发出一套与其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推动了当时信阳紫云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种子质量迅速提高,逐渐发展成为知名品牌和地方特色产业。
然而,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科研体制的改革,农科院的科研经费一度没了着落,农民种紫云英的热情也在消退,一系列困难接踵而来。紫云英研究是上,还是放?成了摆在专家面前的现实问题。“宁肯少吃一口饭,也要筹钱保科研。”他们下定决心:绝不放弃!
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他们的坚守终于得到了回报。进入本世纪以后,他们的研究引起了高层重视,在国家的“十一五”和“十二五”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他们承担了一批科研项目。在国家经费的支持下,他们的“河南省南部稻区紫云英、水稻一体化栽培管理技术规程”、“河南省南部稻区紫云英种子生产与加工技术规程”两项研究成果迅速上升到国家级定位,只待转化后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8年9月,信阳又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袁隆平在高度评价信阳的水稻发展盛况后,说了这么一句话:信阳是中国籼稻的第二高产区,又是全国最优质籼米生产区,如果大力发展紫云英与水稻轮作,水稻产量会更高,米质会更优。
院士的远瞩是对科研课题的最好定位。
为了提升紫云英产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信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市农科院组织以紫云英为主要肥源的水稻清洁生产技术攻关,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紫云英+覆膜有机稻生产技术”2011年1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提起这项成果,其最大受益者——固始县顺兴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苗守根道出了科研人员的艰辛与坚韧:为了准确测定紫云英的施用量,他们一筐一筐抬,一秤一秤称;为了找出紫云英最佳安全沤制时间,他们一天一观测,一个一个数字记,一次观测下来就是几个钟头,从土壤到水质,从外形到气味,从水色到酸碱性,从理论到实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最终计算出“紫云英+覆膜有机稻“生产最佳翻压量和沤制时间……
2012年金秋,正是紫云英播种的关键时刻,一条新闻在业界不胫而走:“信紫1号”紫云英新品种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小作物出了大成果!
“作为市级农科院,取得这样的科研成果,在全国也不多见。”中国绿肥行业专项首席专家、国家农科院曹卫东博士如此评价。
不经一番寒霜苦,哪得腊梅吐芬芳?这项科研成果要归功于以潘兹亮副研究员为核心的紫云英课题科研创新团队。
潘兹亮,一个与紫云英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人。在28年的科研生涯中,对它始终偏爱有加。2003年,潘兹亮“突发奇思”:紫云英种子要出口,路子必须走对。日本人喜欢白色樱花,我们何不从紫花中选育出白花?这样的紫云英一定会受到日本人的喜爱。
说干就干。潘兹亮的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的“紫白事业”中。一路走来,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困苦。
一次,天降大雨,雷电交加,正在田间做实验的潘兹亮为了保护刚刚授过粉的花朵,把雨伞牢牢地盖在花朵上,而自己则冒雨回家。由于暴雨如注,视线模糊,再加上本来就近视,在跨过一个田缺时,重重地摔在田沟里,髋骨摔成重伤,后来虽然治好,但仍留下了隐患,至今每逢下雨天仍隐隐作痛。
吕玉虎,别看外表文质彬彬,干起工作却虎虎生风。为防止蜜蜂乱传粉,他带领一班人员在紫云英田里搭纱帐,钻进纱帐进行人工授粉。还有张丽霞、郭晓彦等“铿锵玫瑰”,她们本来是从高等学府走出来的“高才生”,或许应该在办公室、实验室从事着一份悠闲的工作,但在这个团队里,她们没有丝毫的娇气,“女人当着男人用,一人干着多人活”。
就是这样的创新团队,他们在科研领域屡创佳绩,一篇篇论文发表出来了,一个个新品种培育出来了,一项项新成果研发出来了。
谁承想到,紫云英生产中新的难题却接踵而来,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全苗难、防渍难、收种难。
上一条:淮河源项目总结会在信阳市召开
下一条:关于张亚军等九名同志拟任职务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