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邹 乐 郭 靖)“我家小区附近的建筑工地一直在施工,过去总是灰尘砂土满天飞,路过的时候都是连走带跑,最近一段时间好多了,基本上看不到飞起的砂尘了。”家住羊山新区新十六大街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羊山新区新十六大街和新七大道交叉口,东方今典C、D块工程正在施工,工地现场建筑材料堆放整齐,工人们作业井然有序,生活区内干净整洁,闲置的空地里还种了一些绿色植物,记者脑海中建筑工地灰尘四起、堆放混乱的印象一扫而光。
“我们这里可是绿色建筑工地,扬尘控制管理完全符合市里面的标准!”东方今典C、D块工程项目张经理介绍说,“从开工当天,我们就把施工防尘工作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建筑工地扬尘控制措施,实行公司管理、项目经理全程防尘控制,将水泥、石灰、砂土这些建筑材料密闭存放,对出入口场地的主要道路进行硬化、闲置场地进行固化绿化,符合场内标准化、场外景观化的各项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规模不断扩大,施工工地越来越多,今年施工工地已达679个,建筑扬尘造成的污染形势严峻,已成为我市重要污染源之一。
“建筑扬尘主要指水泥、建筑工地料堆、裸露的泥土、建筑垃圾等在施工活动中产生的粉尘颗粒。建筑扬尘会造成粉尘浓度超标,破坏大气质量,严重影响我市的蓝天工程。”市住建局安检站杨站长告诉记者。
为了更好地解决建筑扬尘污染问题,市住建局制定了《信阳市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扬尘防治标准,制定了处罚规定,细化了工作措施,公布了举报电话,狠抓建筑扬尘防治工作的落实。同时,整合监管资源,市住建局建管、质监、安监、监察支队结合建筑工地创卫、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对市区内所有建筑工地开展反复检查,检查重点放在出入口和主要道路硬化、设置车辆冲洗设施,现场料堆、裸土的固化,细颗粒散体材料封闭运输及库内存放,施工作业洒水降尘、防尘控制技术措施等。
目前,我市已检查在建工程项目569项,下发整改通知书327份,停工指令书47份,督促各参建单位设置车辆冲洗设施227处,硬化主要道路165条,清运垃圾327次,固化土堆65处,累计投入资金137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建筑工地基本达到整治、规范、安全、文明的施工要求,建筑扬尘控制逐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记者点评
变化来自于行动
□本报记者 郭 靖 邹 乐
风一起,车一过,工地附近尘土飞扬。我市施工工地越来越多,建筑扬尘已成为我市局部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市民对环境质量直观感受的关键因素。
面对空气污染,人人都是受害者,要守住信阳的蓝天,关键还是要采取切实行动。市住建局制定了《信阳市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扬尘防治标准、各方主体责任,再到多部门联手,全市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下发整改通知书327份,停工指令书47份”,力度前所未有,类似的行动仍在继续。
“查与不查,面貌大不一样。”采访中,市住建局建管人员的一句话,可以说是对我市当前建筑扬尘治理工作的一个总结。但治理大气污染,并非朝夕之功,期待每一个治理扬尘污染的管理者都能持续担起责任,把每一项制度落实好,以实干的态度,实现治污蓝图,共守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