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青云 通讯员 邵梦华
今年3月份以来,市公安局推出了“周周练”活动,通过练思想、练作风、练技能,各项公安工作得到长足发展。
什么原因使市公安局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该局民警普遍深有感触:“是‘周周练’的功劳。”“周周练”就是每周开展一次练思想、练作风、练技能活动。
练思想,“零距离”感受群众疾苦
2014年11月9日,市公安局来了两位特殊“客人”——村民李良文夫妇,他们是专程来给民警“讲故事”的。
今年9月份,市公安局浉河分局健康城社区民警吴亚东在走访居民时,了解到辖区居民李良文夫妇因无生育能力收养了一名弃婴,孩子却一直没有户口。他将此事牢记在心,多次到民政部门咨询,并连续十多天走访辖区62户、126名居民,确定了事实收养关系,完善了申报资料,为老李夫妇的孩子办完了入户手续。李良文夫妇接过户口本时,泣不成声,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你就是我们孩子的亲人啊!”。
让民警“零距离”感受群众的疾苦,感受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盼。信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局长陈洪杰深情地说,“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信阳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教育民警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爱岗敬业,创先争优。”
据陈洪杰介绍,该局在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基础上,经常开展警示教育,夯实了民警执法为民思想。
练作风,练出艰苦奋斗优良传统
在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市公安局党委多方筹资,建立完善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民警培训基地,对一线执法民警分批采取自学与集体学习、举办法律专题讲座、开展派出所长论坛、重大疑难案件讨论、案例辩论赛等形式,对民警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
“强化能力培训必将为我市公安工作发展积蓄能量,为实现公安工作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陈洪杰表示。
坚持“虚”功“实”做,软件硬抓,着力培养民警艰苦奋斗的精神。市公安局党委每年都组织民警进行实战演练,利用山区、丘陵、城区、田间等,采取预先设置科目的方式,让民警在演练中得到提高。2014年来,该局先后组织了“2014——申城利剑反暴恐紧急拉动实战演练”、“猎鹰2014”反恐实战红蓝对抗演习、信阳市应急处突暨反暴恐综合演练等,全面检验了民警队伍的顽强作风和一流素质。
今年以来,市公安机关对500名35岁以下民警开展执法、体能、技能、战术大轮训,在全封闭、军事化、高强度的轮训中发现培养了业务尖子150名,办案能手110人。通过大练兵,练出了民警“苦中有作为,苦中干事业、苦中练精兵,苦中出奇兵”的艰苦奋斗精神。
练技能,助推公安工作大发展
磨刀不误砍柴工。为练就民警一身真功夫,市公安局政治部开辟练兵专栏,要求民警“日读十页书,周记千字文,月汇一剪辑,年编一本书”。把培养复合型民警作为大练兵的重要内容,以“科技强警”为支撑,全市应建的117个执法单位办案区已全部验收达标,实现全市执法办案场所实时远程监控、语音对话、指挥调度,全面开展“网上查证、网上摸排、网上并案、网上调控、网上查缉”大练兵,用最先进的科技武装民警。该局通过科技练兵,民警熟练掌握微机使用方法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操作程序,有力服务了命案攻坚、治安防控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信阳市公安机关把练兵的战场摆在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的第一线。该局干警在干中练,练中干,成效显著。据统计,2014年以来,该市新发28起命案破获28起,破案率达100%;今年以来,全市90%以上的基层单位、乡镇辖区没有发生刑事案件。
市公安局的“周周练”锻造出一套“钢班子”、一支“铁队伍”,确保了全局民警充满生机与活力,各项业务工作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