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主要包括: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首府路和航空路革命旧址,将军故里,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等,罗山县铁铺乡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等。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具体景点参考:
商城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城关东部。国道312、省道S216、信叶高速可达。陵园建于1979年,坐北面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积近2.6万平方米,有两个展厅、纪念碑、长廊、骨灰堂、红军墓园等。纪念碑位于陵园中央,高21.7米,碑基为花岗石料石砌筑,四侧置仿古栏板。碑身正面镶刻集毛泽东手书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北面镌刻李先念亲笔题词:“缅怀先烈英雄遗迹,发扬革命光荣传统!”东面镌刻徐向前元帅题词:“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而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西面镌刻李达将军题词:“革命英烈浩气长存!”。烈士纪念馆陈烈有在商城牺牲的54位著名烈士斗争事迹的图片、革命文物兼及豫东南苏区革命史。烈士骨灰堂存放有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和志士仁人的骨灰,刘炳华、曹思明、陈明义等商城籍将军皆长眠于此。
何家冲红色旅游景区
何家冲处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区,西临信阳市35公里,南距武汉市130公里,北距郑州市340公里,有旅游公路与鸡公山相连,已经开通的京珠高速公路从何家冲周边穿过。何家冲属罗山县铁卜乡的一个行政村,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200人。景区东、北南三面环山,西距京珠高速公路灵山出口8.6公里,北距罗山县城40公里,与铁卜乡政府所在地相距2公里,与省级风景名胜区、信阳国家级鸡公山风景名胜区、鄂豫皖革命首府所在地&mdashmdash;新县县城处在同一条旅游带。与何家冲相连的红色景点有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mdashmdash;青篷、红二十五军彭新店战争旧址&mdashmdash;龙池、李先念灵山会议旧址&mdashmdash;灵山寺、莲塘。除此之外,何家冲还有苏维埃政府旧址、红二十五军长岭岗战斗旧址、将军石、红军洞等纪红色景点。何家冲有山场面积2.7万亩,耕地960亩,现有杉树3300亩,板栗6400亩,茶叶320亩,食用菌10万棒,其它用材林、薪炭林2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75%。何家冲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早在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了农民协会。1929年建立了赤卫队。1932年红四方面军从此西撤,红二十五军和鄂东北省委在此坚持斗争。1934年11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从何家冲出发长征。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何家冲作为红二十五军军部及医院驻地。抗日战争时期,何家冲成为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的组成部分。1996年,何家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和国家领导人徐向前、李先念、刘华清、程子华、郭述申、刘震等领导先后为何家冲亲笔题词。何家冲已成为重要的革命历史纪念地。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群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旧址位于县城首府路,占地1980平方米,前后有五进大院,七栋老式阁楼,共有房屋61间。1931年2月,红军攻克新集(今新县城),鄂豫皖苏区党政军机关先后迁到这里。5月,党中央在此建立了鄂豫皖分局,同时成立了鄂豫皖军委。鄂豫皖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之后,这里便是其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党在此领导边区军民进行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连续粉碎敌人一、二、三次“围剿”。1932年9月9日,第四次反“围剿”失利,新集城陷落,鄂豫皖中央分局机关随红四方面军撤离。当年分局下设机构鄂豫皖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妇女部、少共分局及部分领导人的住室及其生活用具至今保护完好。大门上方悬挂徐向前同志题写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匾额。
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鄂豫皖军委及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位于新县城首府路,共有房屋50间,砖木结构,大门上方悬挂李德生同志题写的“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匾额。1931年5月,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在新集成立。军委主席由分局书记张国焘兼任,曾中生、邝继勋为副主席。军委下设参谋部、政治部、秘书处、经理处、军医院、航空局、彭杨军政干校等机构。同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黄安七里坪成立,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方面军总部设于新集。红四方面军成立后,在中央分局及军委领导下,连续取得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战役的胜利,使敌人对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遭到失败,确保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发展,创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极盛局面。
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县城北第一中学校园内,原为“普济寺”,有前后两栋房屋,每栋三间,东西各有两间耳房,构成一座四合院。后栋正殿内举办有“列宁号”飞机陈列展览。
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府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位于县城首府路,现有房屋三排18间,占地面积680平方米。1931年鄂豫皖边区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新集召开,成立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既在此办公。省政府主席高敬亭。
鄂豫皖省苏维埃政治保卫局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位于县城首府路,原为曾姓地主的住宅,始建于清末年间。房子为三排两进院,19间青砖瓦房。1931年7月,在鄂豫皖省苏维埃成立的同时成立了鄂豫皖省苏维埃政治保卫局,局长周纯全。下辖执行、审讯、保卫等科。保卫局当时在打击破坏活动、保卫苏区党、政机关的安全以及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鄂豫皖省税务总局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位于县城首府路,现有清末民居式房屋12间,占地面积364平方米。1931年8月1日,鄂豫皖省税务总局在新集成立,首任局长尹良太,总局下设有罗山、光山等七个县级税务分局和霍邱河口、大悟河口两个海关及箭厂河税务所。
红军广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107国道与北京路叉口。系信阳市委、市政府为弘扬老区革命精神,纪念红军革命烈士而修建的一座集纪念、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总面积5.32万平方米。从广场上空看,红军广场地形恰似一面迎风飘展的红旗,象征着信阳这片红色土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再创辉煌。广场内,以中部圆形小广场的园心为基点,以南北方向中轴线为轴,形成主雕四周环抱式围合空间布局。广场中部有弘扬老区革命精神的标志性建筑--红军群雕和浮雕。红军群雕塑高9.9米,用黄铜浇铸,象征着从大别山区走出去的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方面军、红二十八方面军3支红军队伍,寓意着红军精神永驻,红军军旗漫卷大别山。主雕塑基座高6米,四周镶嵌汉白玉,基座正面雕刻着金光闪闪的“红军广场”四个大字,背面为纪念碑文,碑文主要记载了英雄的信阳人民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广场南侧设置下沉式广场,在踏步与东侧平台之间形成三角垂直立面,总长33米,喻意世世代代信阳人深切缅怀为中国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的33万红军将士。